
芝加哥農產品紛紛跌至四年低位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9-16 瀏覽:2770次
今年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經歷了前5個月短暫的狂飆突進之后,便以“高臺跳水”的姿態直線下跌,價格最低下探至969.5美分/蒲式耳,創了2010年8月以來新低。除此之外,玉米、小麥等其他價格也紛紛回落至四年來低點:CBOT玉米期貨12月合約于上周四跌至新的合約低點335.75美分,為市場自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價格;CBOT小麥期貨9月合約到期,上周五結算價報4.98-1/4美元,盤中觸及4.97美元,為自2010年7月來最低價。
來自供應面的壓力是造成以上跌跌不休的主要因素。美國農業部(USDA)周四表示,美國2014年玉米和大豆收成預估高于一個月前的預估值,也高于市場預期,消息令芝加哥谷物市場下跌。而在此之前,美國農業部早已預計美國大豆和玉米收成將創紀錄。而小麥的下跌,也是因美國農業部上調全球小麥結轉庫存預估至高于市場預期的水平。
年初以來USDA重磅報告,可謂讓美豆坐了一回“過山車”:2014年上半年,美國出口需求強勁一度支撐美豆價格上漲,美國農業部3月調降2013/2014年度美豆結轉庫存至1.35億蒲式耳,創2004年來最低。緊接著,在4月報告中進一步下調庫存預估至1.3億蒲式耳,新作供應強勁利空淡化。好景不長,美豆產量前景改善刺激獲利了結,疊加出口銷售疲弱,CBOT大豆由升勢轉為跌勢。隨后的四個月,2014/2015美豆占據主場,USDA接連上調大豆單產及產量預估,9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農業部將大豆產量預估上調至39.13億蒲式耳,單產預計為46.6蒲式耳,雙雙刷新紀錄新高,美豆價格則不斷刷新新低紀錄。
弘業期貨分析師吳光靜指出,隨著9月供需報告的出臺,今年美國大豆產量基本已經塵埃落定,巨大產量奠定了大豆價格下跌趨勢;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大豆逐步進入收割季節,新豆收獲上市對于現貨市場無疑再添壓力,大豆價格預計仍將保持弱勢下跌趨勢。
<< 返回
來自供應面的壓力是造成以上跌跌不休的主要因素。美國農業部(USDA)周四表示,美國2014年玉米和大豆收成預估高于一個月前的預估值,也高于市場預期,消息令芝加哥谷物市場下跌。而在此之前,美國農業部早已預計美國大豆和玉米收成將創紀錄。而小麥的下跌,也是因美國農業部上調全球小麥結轉庫存預估至高于市場預期的水平。
年初以來USDA重磅報告,可謂讓美豆坐了一回“過山車”:2014年上半年,美國出口需求強勁一度支撐美豆價格上漲,美國農業部3月調降2013/2014年度美豆結轉庫存至1.35億蒲式耳,創2004年來最低。緊接著,在4月報告中進一步下調庫存預估至1.3億蒲式耳,新作供應強勁利空淡化。好景不長,美豆產量前景改善刺激獲利了結,疊加出口銷售疲弱,CBOT大豆由升勢轉為跌勢。隨后的四個月,2014/2015美豆占據主場,USDA接連上調大豆單產及產量預估,9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農業部將大豆產量預估上調至39.13億蒲式耳,單產預計為46.6蒲式耳,雙雙刷新紀錄新高,美豆價格則不斷刷新新低紀錄。
弘業期貨分析師吳光靜指出,隨著9月供需報告的出臺,今年美國大豆產量基本已經塵埃落定,巨大產量奠定了大豆價格下跌趨勢;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大豆逐步進入收割季節,新豆收獲上市對于現貨市場無疑再添壓力,大豆價格預計仍將保持弱勢下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