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評論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評論--每日評論

政府推進市場化改革 農產品期貨大有可為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5-02-09    瀏覽:2371次

       政府正在為市場化改革努力,這意味著中國期貨大有可為。
  一直以來,靠天吃飯長久以來都是農民無法避免的現實,而期貨似乎總與農村還差“最后一公里”,農民看著近,但實際上離得還很遠,一沒專業知識,二沒風險意識,大都把期貨當成了“洪水猛獸”。
  實際上,中央一號文件已經多次提出,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并要求創新流通方式,發展期貨交易,開發期貨交易新品種。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國內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是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考驗。
  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必須應對的一個重大挑戰。城鄉資源要素流動加速,城鄉互動聯系增強,如何在城鎮化深入發展背景下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城鄉共同繁榮,是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
  目前,中國已經上市棉花、大豆、雞蛋、玉米等十多個期貨品種。公開資料顯示,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在加強期貨新品種研發,棉紗、糧食、油脂油料、畜牧產品、林產品、海產品等均在研究籌備當中,期權也力爭及早上市交易。
  發展期貨對發展農業非常重要,一方面“蒜你狠”、“豆你玩”經常令農民遭遇價格“過山車”,期貨市場有利于轉移風險,平抑價格波動。另一方面,目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規模農業,一些上了規模的農業經營主體,有價格避險的需求,期貨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避險工具。
  近年來,由于受全球經濟諸多變化以及天氣災害頻發等原因影響,國際大宗市場波動加劇。在此背景下,中國客觀上需要體制健全、功能完善的期貨市場。
  當前,政府正主導價格改革,可能會帶來一些價格的波動,而有波動就有風險。因此,要積極推動期貨新品種開發,鼓勵生產經營企業進入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業務,正是對未來價格波動風險可能加大的未雨綢繆。
  在未來的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上市更多的期貨,做精做深現有期貨,發揮期貨市場的避險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國外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以及我國部分農業企業有效利用期貨市場的范例,都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
  但現實中期貨真正要服務“三農”,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投資者教育問題,比如農民合作社的稅收問題,以及農村期貨人才不足等問題,均限制了期貨功能的發揮。
  顯然,當前中國期貨仍然處在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期貨品種覆蓋面偏低、投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為此,需進一步拓展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深度和廣度。
  業內人士建議,首先要完善期貨市場品種結構。其次,鞏固期貨市場的現貨基礎,在全國主要重要產區,啟動建設一批國家級重點大型批發市場,通過夯實市場基礎促進產品流通服務產業發展,同時,也為進一步完善期貨交易的現貨基礎創造條件。第三,強化期貨市場參與主體的培育,繼續優化投資者結構。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