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評論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評論--每日評論

玉米供應過剩 短期進入政策市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11-18    瀏覽:2222次

    為緩解供應壓力,保護農民收益,政府相繼實施玉米相關政策,如啟動玉米深加工補貼政策、再次啟動臨時收儲政策以及醞釀玉米運輸補貼政策。今年,國家將收儲價格下調12%,短期利空玉米,但受臨儲收購的刺激,玉米市場反而結束近7個月的下跌走勢,出現反彈。短期內,玉米市場進入政策市,而長期來看,供應過剩局面不改,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

  生豬養殖業出清產能,其他原料替代明顯,玉米飼料需求下降,加之臨時收儲政策疑生變局,上億噸玉米庫存形成堰塞,2015年3月開始,玉米價格傾瀉而下。

 

  2013年以來,我國生豬養殖進入去產能周期,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大幅下降,玉米飼料需求萎縮。

  此外,今年大麥和高粱對玉米形成大量替代。通常,高粱價格比玉米價格低100 元/噸時,替代優勢顯現。以華南地區為例,今年以來,該地區高粱價格基本在2000元/噸以下,大麥價格更低,而玉米價格在11月以前運行在2200元/噸以上,高粱和大麥替代優勢明顯。體現在數量上,今年1-9月,我國進口高粱809萬噸,同比增加118%;進口大麥872萬噸,同比增加104%。

  2015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繼續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文中未提及玉米,引發市場對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的猜想。在多重壓力下,玉米價格一路向下。

  玉米集中上市臨近,為保護農民收益,解決供需矛盾,相關扶持政策頻出,玉米價格企穩反彈。從歷史經驗來看,臨時收儲政策對玉米價格有明顯支撐作用。國家今年再次啟動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收儲價格為2000元/噸,較上年下降近12%,執行時間為2015年11月1日—2016年4月30日。收購價格下調短期導致玉米價格下跌,但隨著收儲的啟動,玉米市場企穩。

  此外,在刺激玉米消費方面,國家對玉米深加工企業進行補貼。同時,近期將出臺給予南方飼料企業在東北購糧的運費補貼。

  收儲數量將左右玉米價格走勢。影響收儲數量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庫容,二是質量。經過七年的收儲,國家玉米臨儲庫存高達1.5億噸,為增加庫容,今年收購主體中增加了中航工業集團。不過,實際庫容能增加多少,尚不能確切統計,后期需關注收購進度。質量方面,今年國家對臨儲玉米的質量要求較高,霉變控制在2%以內。玉米質量影響可入庫數量,若質量偏差,則不能入庫。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市場流通量。而這,將壓低玉米現貨價格。

  玉米供應過剩局面不變,臨儲只是將玉米轉移至國儲,并不是被消化掉。其一,臨儲政策扭曲了市場價格,導致國內玉米供需失靈。臨儲玉米庫存高企,市場普遍估計臨儲庫存有1.5億噸,相當于一年產量的70%。其二,在不出現嚴重災害的情況下,明年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未必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從種植收益來看,玉米種植收益高于大豆,雖然水稻種植效益略高于玉米,但旱田改造成為水田需投入成本。且從收購價格來看,今年國家公布水稻收購價格與上年一致,未來水稻種植效益未必能保持高水平。其三,下游需求低迷,工業需求以及飼料需求增速僅為2%—3%。總體來看,國內玉米供應過剩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

  總體來看,玉米市場短期現政策市特征,長期供應壓力仍存。基本面對不同合約的影響也不同 ,臨儲政策的實施限制了1601合約的運行空間,1605和1609合約短期受臨儲政策支撐,長期由市場定價。操作上,1601合約將在1900—2050元/噸的區間內運行,而1605和1609合約長線有下跌可能,時間節點在春節之后。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