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爭相暴跌 布倫特原油亞市再刷11年新低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6-01-07 瀏覽:2600次
布倫特原油周四(1月7日)亞市盤末進一步擴大跌幅逾4%,并觸及11年新低,除了已經打擊了價格的龐大庫存、接近紀錄的產量以及不斷放緩的需求之外,市場又平添圍繞中國經濟的擔憂。同時,美原油亦擴大跌幅逾3.5%,刷新2009年來新低。
周四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4%,觸及2004年以來新低32.75美元/桶;美原油期貨跌逾3.5%,至2009年以來新低32.62美元/桶。
中國周四進一步引導人民幣貶值,令亞洲貨幣受波及,而中國國內股市也下挫,投資者擔心中國的舉措后引發與競爭對手的貿易戰。中國股市今日暫停交易至收盤。
自2014年中以來全球油價已累計下跌70%,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俄羅斯和北美等主要產區逼近紀錄的產量造成了龐大的供應過剩,各地儲油設施都難以招架過剩的石油。
與此同時,需求在放緩,尤其是在亞洲最大經濟體和能源消費國--中國方面,見到了幾十年來最慢的經濟成長節奏。
澳新銀行分析師稱,美國原油庫存高企為WTI原油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數據顯示,上周汽油供應急增1060萬桶,為1993年以來最大增幅,一些交易員稱,數據表明需求放緩,可能會延長供應過剩的時間。汽油庫存數據蓋過了原油庫存減少510萬桶的影響。上周原油庫存減少509萬桶,至4.823億桶仍接近紀錄水平。
龐大的庫存意味著,即使今年美國油企屈服于低油價而減產,也仍需要多月方能消化多余供應。鑒于全球經濟因中國放緩而看上去很脆弱,交易商稱今年大部分時間油價可能依然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