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品短線反彈非反轉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4-25 瀏覽:2901次
因匯豐PMI數據略有回升,加之宏觀經濟政策利好,工業品近日走出一小波反彈行情。在短期制造業低迷、房地產投資下行風險顯著的背景下,通過穩住基建投資防止經濟動能進一步下滑的作用有多大?對工業品而言,“微刺激”政策的利好能持續多久?
業內人士認為,PMI的企穩回升及穩增長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市場信心的恢復,但工業品反彈的高度取決于具體項目的投資量級和下游需求的釋放力度。短期來看,經濟增速下行風險仍然明顯,產業結構的調整還在繼續,近期政策刺激更傾向于短期利多,工業品價格反轉尚早。
工業品集體走強
最近3個交易日,文華工業品指數上漲0.89%,分品種來看,滬鋁指數以3.33%的漲幅居首,焦煤、螺紋和滬銅指數緊隨其后,漲幅分別為2.54%、1.51%和1.26%,瀝青、滬鋅和滬鉛指數的漲幅也接近1%。
“近期工業品包括基本金屬的持續飄紅主要是由于政府微刺激’持續進行之下金融資本的逆向操作所致。”光大期貨分析師孫永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匯豐中國4月制造業PMI初值為48.3,扭轉此前連續5個月下跌的勢頭,創2個月新高。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4月份隨著“微刺激”政策逐步出臺與落實,經濟下行壓力略有緩和。
4月23日,國務院再度出手穩增長,決定推出首批80個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對此,南華期貨研究所高級總監曹揚慧認為,如銅、鋁、鋼材都可能會受到比較強的短期刺激而上揚,但這些商品的消費需求最終能提升多少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對市場的刺激更傾向于短期利多,長期功效有待觀察。
孫永剛則認為,相關板塊受益的短期效應并不如長期效應明顯,而品種可能在化工與基本金屬中出現,而這樣的出現可能更多的是由于產業鏈的矛盾相對激化。
經濟下行壓力仍存
匯豐PMI數據較前值略有回升,加上“微刺激”政策頻頻出臺,后期中國的宏觀經濟增速是否將有所改觀?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持謹慎看法。
“匯豐PMI數據較前值略有回升,但幅度較弱,且依然在50下方,說明狀況仍不容樂觀,也不能說明經濟觸底反彈,需求不足的狀況依然存在。” 曹揚慧表示,雖然政府有一些“微刺激”政策,但是這些政策都還有賴于資金的投入,社會資本是否愿意投入這些領域還未知,所以“微刺激”政策的效用還有待日后觀察,預計后期中國的宏觀經濟增速仍會繼續放緩。目前宏觀面沒有非常強的利多支撐,工業品不會有太強的表現。
海通期貨宏觀分析師許晟潔則認為,2季度隨著外需溫和復蘇、經濟托底政策繼續出臺,經濟狀況應會小幅改善,改善幅度取決于政策面的變化。后市關注政策推動下,基建回升幅度能否對沖地產投資下行風險;經濟基本面改善幅度以及穩增長政策力度將決定未來工業品走勢。
<< 返回
業內人士認為,PMI的企穩回升及穩增長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市場信心的恢復,但工業品反彈的高度取決于具體項目的投資量級和下游需求的釋放力度。短期來看,經濟增速下行風險仍然明顯,產業結構的調整還在繼續,近期政策刺激更傾向于短期利多,工業品價格反轉尚早。
工業品集體走強
最近3個交易日,文華工業品指數上漲0.89%,分品種來看,滬鋁指數以3.33%的漲幅居首,焦煤、螺紋和滬銅指數緊隨其后,漲幅分別為2.54%、1.51%和1.26%,瀝青、滬鋅和滬鉛指數的漲幅也接近1%。
“近期工業品包括基本金屬的持續飄紅主要是由于政府微刺激’持續進行之下金融資本的逆向操作所致。”光大期貨分析師孫永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匯豐中國4月制造業PMI初值為48.3,扭轉此前連續5個月下跌的勢頭,創2個月新高。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4月份隨著“微刺激”政策逐步出臺與落實,經濟下行壓力略有緩和。
4月23日,國務院再度出手穩增長,決定推出首批80個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對此,南華期貨研究所高級總監曹揚慧認為,如銅、鋁、鋼材都可能會受到比較強的短期刺激而上揚,但這些商品的消費需求最終能提升多少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對市場的刺激更傾向于短期利多,長期功效有待觀察。
孫永剛則認為,相關板塊受益的短期效應并不如長期效應明顯,而品種可能在化工與基本金屬中出現,而這樣的出現可能更多的是由于產業鏈的矛盾相對激化。
經濟下行壓力仍存
匯豐PMI數據較前值略有回升,加上“微刺激”政策頻頻出臺,后期中國的宏觀經濟增速是否將有所改觀?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持謹慎看法。
“匯豐PMI數據較前值略有回升,但幅度較弱,且依然在50下方,說明狀況仍不容樂觀,也不能說明經濟觸底反彈,需求不足的狀況依然存在。” 曹揚慧表示,雖然政府有一些“微刺激”政策,但是這些政策都還有賴于資金的投入,社會資本是否愿意投入這些領域還未知,所以“微刺激”政策的效用還有待日后觀察,預計后期中國的宏觀經濟增速仍會繼續放緩。目前宏觀面沒有非常強的利多支撐,工業品不會有太強的表現。
海通期貨宏觀分析師許晟潔則認為,2季度隨著外需溫和復蘇、經濟托底政策繼續出臺,經濟狀況應會小幅改善,改善幅度取決于政策面的變化。后市關注政策推動下,基建回升幅度能否對沖地產投資下行風險;經濟基本面改善幅度以及穩增長政策力度將決定未來工業品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