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強內弱成常態 糖價區間震蕩
來源:鑫鼎盛期貨 時間:2014-02-20 瀏覽:2993次
國際糖價有望止跌企穩。由于市場對于收儲政策的預期越來越悲觀,行業已經無法通過自身的力量來解決價格持續性下跌問題,因此國際糖價顯得尤為關鍵。國際糖價已經跌破生產成本,種植收益下降極大影響了蔗農的積極性,種植面積下降的概率增加;天氣方面也顯得越來越惡劣,剛剛遭受嚴重干旱,預計減產4000萬噸甘蔗,食糖產量也不容樂觀,全球食糖產量在2014/2015榨季出現減產的概率大增,有利于國際糖價的企穩回升。國際糖價上漲能夠起到重建行業信心、減緩進口速度的作用。
國內環境好轉。今年1月份商品指數整體下跌3.02%,我們認為主要是受到相對緊張的資金面影響。銀行間7天同業拆借利率由1月上旬的4.06%攀升至中旬的6.64%,資金價格整體趨于走高。隨后,暫停了巨額的逆回購操作,市場資金面逐漸得到緩解。2月17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的社會融資總量為2.58萬億,而去年12月僅為1.25萬億,受此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大幅反彈。同時,銀行間7天同業拆借利率下降至4.01%,為2013年11月中下旬以來的最低水平。資金價格下降利好大宗商品價格,進而有利于糖價止跌企穩。
白糖行業基本面仍不容樂觀。1月份白糖價格下跌8.31%,我們認為造成白糖價格下跌速度快于商品整體下跌速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行業本身出現了恐慌。截至2014年1月底,制糖企業食糖產量同比減少19萬噸,工業庫存卻同比增加72萬噸,庫存增加意味著占用的資金也在增加,緊張的資金面促使糖廠不得不加快資金回籠力度,恐慌性拋售打壓市場。另一方面,超預期進口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市場結構(2013年進口455萬噸)。此外,按照生產的進度來看,3月份才會形成年度的工業庫存高點,因此2-3月份糖廠的資金仍將較為緊張,行業本身難言好轉。
糖價外強內弱將是常態。從2013/2014榨季供需數據來看,全球食糖產量預計減產100萬噸至1.75億噸的水平,不過由于乏力,供需關系仍維持過剩狀態,不利于糖價的大幅度上漲。國內的情況則更加糟糕,2013/2014榨季全社會總供應量為2516萬噸,期末庫存為1131萬噸,供給嚴重過剩,在政策預期不變的背景下,糖價下跌的趨勢沒有變,任何上漲都是反彈。我們認為在高庫存始終困擾國內食糖市場的情況下,糖價外強內弱將成為常態,國際糖價上漲將對國內糖價形成支撐,但是仍不足以扭轉糖價單邊下跌的趨勢。
總體上,國內食糖市場最困難的時期還沒有過去,白糖現貨價格由于缺乏消費支撐仍將維持在低位,如果沒有強勢的收儲政策出臺,近月期貨價格也難有較大幅度反彈的空間,未來2-3個月維持區間整理的概率最大,預計SR1405合約波動區間為4350-4650元/噸。
(作者系期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