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晚稻托市全面啟動 收購價漲幅6年最低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11-14 瀏覽:3153次
11月10日,吉林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至此,國家發改委確定的11個執行托市收購預案的省區已有9個進入托市節奏。不過,今年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定為1.38元/斤,粳稻最低收購價為1.55元/斤,相比去年分別上漲0.03元/斤和0.05元/斤,漲幅為六年來最低。
卓創資訊大米分析師黃曉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糧食市場出現“稻強米弱”現象,糧價與米價出現了倒掛,水稻收購價緩漲使大米企業成本上升,從國家調控政策趨向重視市場調節來看,未來托市價漲幅空間將趨緊。
國家糧食局網站信息顯示,新產中晚稻市場價格下跌到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格,則符合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條件,此前,安徽、四川、湖北、河南、江蘇、江西、湖南和黑龍江先后在9月、10月啟動了托市收購預案。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上年農戶中晚稻出售較早,而后期出售的稻谷價格相對較高,因此,今年農戶稻谷出售預期有所提高,部分農戶存在觀望惜售心理,中晚稻銷售不太積極。
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10月25日,湖北、安徽等13個中晚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中晚秈稻784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45萬噸。
不過,托市政策實施以來,對市場起到了有效提振。
然而,在最低收購價年年上漲的背景下,大米與稻谷價格已經出現了倒掛,“稻強米弱”成為“新常態”。
此外,在廉價進口米的頻頻沖擊下,我國大米亦陷入競爭力不足的境地。黃曉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亞洲大米的報價多在410美元~430美元/噸,而我國最普通米的價格在620美元~650美元/噸,其中至少存在200美元/噸的價差。如此大的價差使得我國大米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足,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大米出口總量為23.6萬噸,同比下降41.6%。同時也使國外低價米在國內有生存空間,進口米對我國普通米市場形成沖擊。
預計后市隨著進口大米持續大量涌入,國內大米的供應壓力還將加重。
<< 返回
卓創資訊大米分析師黃曉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糧食市場出現“稻強米弱”現象,糧價與米價出現了倒掛,水稻收購價緩漲使大米企業成本上升,從國家調控政策趨向重視市場調節來看,未來托市價漲幅空間將趨緊。
國家糧食局網站信息顯示,新產中晚稻市場價格下跌到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格,則符合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條件,此前,安徽、四川、湖北、河南、江蘇、江西、湖南和黑龍江先后在9月、10月啟動了托市收購預案。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上年農戶中晚稻出售較早,而后期出售的稻谷價格相對較高,因此,今年農戶稻谷出售預期有所提高,部分農戶存在觀望惜售心理,中晚稻銷售不太積極。
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10月25日,湖北、安徽等13個中晚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中晚秈稻784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45萬噸。
不過,托市政策實施以來,對市場起到了有效提振。
然而,在最低收購價年年上漲的背景下,大米與稻谷價格已經出現了倒掛,“稻強米弱”成為“新常態”。
此外,在廉價進口米的頻頻沖擊下,我國大米亦陷入競爭力不足的境地。黃曉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亞洲大米的報價多在410美元~430美元/噸,而我國最普通米的價格在620美元~650美元/噸,其中至少存在200美元/噸的價差。如此大的價差使得我國大米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足,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大米出口總量為23.6萬噸,同比下降41.6%。同時也使國外低價米在國內有生存空間,進口米對我國普通米市場形成沖擊。
預計后市隨著進口大米持續大量涌入,國內大米的供應壓力還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