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評論--熱點追蹤

放開市場準入 構建多層次市場體系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時間:2014-07-11    瀏覽:3691次

“新‘國九條’提出發展多層次市場體系,其中包括發展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對此要給予肯定,但目前由于機制原因,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依然要有很長路要走。”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正局級研究員黃運成教授指出,發展大宗商品市場,繼續打破壟斷,放開市場準入,構建包括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場外市場等多層次市場體系。

  在昨日由西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與湯森路透集團聯合舉的“多層次商品市場體系下的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建議,一方面要建立新的市場機制,在場內期貨衍生品市場與現貨集貿市場之間,設計一套大宗商品市場流轉體系,充分發揮地方商品交易所的積極作用,為市場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另一方面是要理順現有市場形態的功能和機制,滿足實體經濟發展中多樣化的特色商品交易流通需求,使大宗商品市場更有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

  據介紹,當前我國大宗商品市場在傳統現貨批發集貿市場和期貨衍生品市場之間,以地方交易所和銀行等機構為主體,已經孕育出多種新型市場形態,然而中間層次雖然已經萌芽,但仍處于摸索階段。不過行業整體還是在努力追求發展,力求以實體經濟需求為導向,構建立體、模塊化、多層次的商品市場體系,從而更全面的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實體經濟健康有效發展。

  黃運成指出,商品交易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商品流通市場對經濟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完整的商品體系而言,我國在很多方面還須進一步完善。特別是要繼續打破壟斷,放開市場準入,構建包括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場外市場等多層次市場體系。

  西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執行董事羅蕊珠認為,建設多層次大宗商品市場體系,是為了對接市場經濟中多元的參與主體,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的商品流轉和風險管理需求,而對我國大宗商品市場體系進行層次設計與功能定位。具體來看一方面要建立新的市場機制,在場內期貨衍生品市場與現貨集貿市場之間設計一套大宗商品市場流轉體系,充分發揮地方商品交易所的積極作用,為市場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另一方面是要理順現有市場形態的功能和機制,滿足實體經濟發展中多樣化的特色商品交易流通需求,使大宗商品市場更有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教授指出,大宗商品融資、特別是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是多年以來各家銀行比較喜歡的業務,也是很多大宗商品相關企業重要的融資手段,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與相應監管部門的缺位,是導致大宗商品市場各種風險事件頻發的關鍵所在。

  如何創新商業模式,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有效整合市場資源,理順商品流通秩序?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教授建議,建立各層級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系,期貨市場向下延伸、現貨市場向上提升,大力培養場外市場,形成“期貨與現貨互動、場內與場外互通、線上與線下互應、境內與境外互聯”的多層次商品市場體系。他強調,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宗商品市場需要借助電子化交易模式來促進電子化大宗商品交易的升級。大宗商品交易進入電子化交易的時代將促進中國物流業的重新整合,這個整合不需要更多的存量,不需要更多的增量投入,就是現有的存量調整帶來增長點。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