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資金成本推升長期國債收益率
來源:鑫鼎盛期貨 時間:2013-12-10 瀏覽:3704次
銀行對長期國債的收益回報和期限補償要求上升了。近日,財政部公布了2013年記賬式附息(十九期)國債招標情況,經招標確定的票面年利率已經升至4.76%。
“因為利率市場化推高了短端資金成本,銀行不愿意接受低收益率的資產,所以要求在長端有更高的回報,對長期國債的收益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在14日舉行的海通期貨2013年度“期海瞭望”國債期貨高端沙龍上表示,“最為明顯的現象是廉價的8.5折房貸已經很難找到了。”
過去銀行利率受管制,資金成本非常便宜,而現在利率市場化改變了銀行的行為,所有銀行都要求第一時間有更高的回報。“今年上半年傳聞四大國有銀行的存款降了3%,大家都開始主動提高理財的收益率。”姜超解釋道,“銀行為了轉嫁成本,同時在資產端追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今年6月份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上升了60個BP。”
其實,銀行理財作為利率市場化的急先鋒,增加的負債和銀行存款類似,都是以3個月以內短期為主。銀行理財中60%以上的產品是1—3個月的,和存款的期限結構類似,對銀行存款進行了很大的替代。在2013年上半年銀監會工作會議中尚福林披露,銀行理財資金余額9.08萬億元,由2012年末的7.1萬億上升了近2萬億。
也就是說,利率市場化極大地推高了短端資金成本。數據顯示,代表短端最重要的利率7天回購利率今年以來的均值已經達到了4%,創10年新高。
與傳統的金融理論相反,中國的經濟在往下走,從理論上講銀行的利差應該收窄。但銀行成本上升后,銀行轉而要求更高的回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國內銀行沒有信用制度沒有破產制度,目前銀行在成本上升后全部去買收益更高的風險產品,把貸款轉到表外。中國沒有存款保險制度,所有的銀行都是假借著國家的信用,銀行只求高收益,不管風險。”姜超表示。
而銀行轉嫁成本關鍵還是要看實體經濟能不能承受。姜超認為:“2008年以后歐洲就一直在談判,沒有進行產能擴張,5年的產能周期見底了。而中國的產能高峰是在2009年2010年,產能周期的底部是在2014年2015年,所以遠遠沒有見底。對于這次中國經濟的反彈也不要給予過高的希望,這輪反彈的基礎還是基建,結構并沒有改變,持續性并不強。”
<< 返回
“因為利率市場化推高了短端資金成本,銀行不愿意接受低收益率的資產,所以要求在長端有更高的回報,對長期國債的收益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在14日舉行的海通期貨2013年度“期海瞭望”國債期貨高端沙龍上表示,“最為明顯的現象是廉價的8.5折房貸已經很難找到了。”
過去銀行利率受管制,資金成本非常便宜,而現在利率市場化改變了銀行的行為,所有銀行都要求第一時間有更高的回報。“今年上半年傳聞四大國有銀行的存款降了3%,大家都開始主動提高理財的收益率。”姜超解釋道,“銀行為了轉嫁成本,同時在資產端追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今年6月份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上升了60個BP。”
其實,銀行理財作為利率市場化的急先鋒,增加的負債和銀行存款類似,都是以3個月以內短期為主。銀行理財中60%以上的產品是1—3個月的,和存款的期限結構類似,對銀行存款進行了很大的替代。在2013年上半年銀監會工作會議中尚福林披露,銀行理財資金余額9.08萬億元,由2012年末的7.1萬億上升了近2萬億。
也就是說,利率市場化極大地推高了短端資金成本。數據顯示,代表短端最重要的利率7天回購利率今年以來的均值已經達到了4%,創10年新高。
與傳統的金融理論相反,中國的經濟在往下走,從理論上講銀行的利差應該收窄。但銀行成本上升后,銀行轉而要求更高的回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國內銀行沒有信用制度沒有破產制度,目前銀行在成本上升后全部去買收益更高的風險產品,把貸款轉到表外。中國沒有存款保險制度,所有的銀行都是假借著國家的信用,銀行只求高收益,不管風險。”姜超表示。
而銀行轉嫁成本關鍵還是要看實體經濟能不能承受。姜超認為:“2008年以后歐洲就一直在談判,沒有進行產能擴張,5年的產能周期見底了。而中國的產能高峰是在2009年2010年,產能周期的底部是在2014年2015年,所以遠遠沒有見底。對于這次中國經濟的反彈也不要給予過高的希望,這輪反彈的基礎還是基建,結構并沒有改變,持續性并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