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國企入市套保需多方共促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5-22    瀏覽:2998次

        作為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期貨能夠為相關實體企業的穩健經營提供保障。然而在現實中,不少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道路并不平坦。
  “受傳統考核、審計理念影響,國有企業參與期貨套保時承受著很大壓力。”海通期貨總經理徐凌告訴記者,審計部門對參與期貨市場的國有企業進行審計時,一般將企業的現貨經營與套期保值分開審計,一旦套保賬戶資金出現負增長,在審計時就很容易被計為虧損,企業也會因此受到非議。
  已參與期貨市場多年的湖北銀豐棉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北銀豐),曾在棉花行業中率先采用了“訂單+現貨+期貨”的經營模式。而談及企業參與套保所面臨的種種限制,湖北銀豐信息研發部經理李偉仍感慨不已。
  “涉及進出口貿易的大型國有企業,由于風險敞口大,十分需要能夠有效對沖境內外市場風險的工具。”李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境外期貨市場的運用一直是困擾他們的難題。
  根據《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對從事境外期貨業務的企業實行許可證制度。企業從事境外期貨業務必須經國務院批準,并取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境外期貨業務許可證。
  而到目前為止,獲準從事境外期貨業務的國有企業只有31家。
  “即便獲批,企業由于自身缺乏專業人才,加之境內沒有相關代理機構,仍不能很好地開展境外期貨套保業務。”李偉說。
  他同時表示,銀行信貸資金不能進行期貨交易的相關規定,使國有企業在開展套期保值時面臨資金壓力,這也給企業帶來不小的困擾。
  “運用期貨風險管理工具,企業本應有自主權,國家有關部門不應該過多干預。給制度‘松綁’,是企業當前最大的愿望。”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秘書長梁敦仕如是說。
  近日出臺的資本市場新“國九條”明確提出,清理取消對企業運用風險管理工具的不必要限制。這給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帶來了得以順利參與期市的希望。
  “清除套保路上的障礙和限制,對我們煤炭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資本運營部副部長張紅濤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神華、中煤等央企和山西焦煤等地方大型骨干企業競相下調煤價,市場悲觀情緒蔓延。目前,煤炭企業迫切希望有效增加主營業務收入,擺脫經營困境。“我們期待新‘國九條’相關精神的貫徹落實,希望期貨市場能夠幫助煤炭企業規避市場價格下跌風險。”張紅濤說。
  徐凌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調整時期,實體企業面臨的風險加大。放開各種政策限制,大力支持企業綜合運用期貨風險管理工具,有助于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從而穩健經營、做大做強。
  徐凌建議,相關主管部門應盡快在新“國九條”基礎上完善、修訂相應的配套政策或細則,“國資主管部門應出臺國有企業套期保值業務指引,審計部門應完善審計方式和方法,將期、現業務合而為一,客觀評價國企套保效果”。
  然而,“清理取消對企業運用風險管理工具的不必要限制”只是推動實體企業加快入市的第一步。萬達期貨總經理叢龍云認為,鼓勵和引導企業運用期貨工具,還需要交易所、期貨公司等通力協作。為適應市場的新變化,各期貨交易所需要在現有風控、監管、交易制度上做出相應調整,比如進一步完善持倉限額制度、使交割品標準更加貼近現貨市場、繼續完善交割倉庫布局等。除了繼續發揮市場培育、人才培訓、風險教育等基本職能作用外,期貨公司還應結合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加強與實體企業的業務合作,真正成為企業的風險管理“高參”。
  “對企業而言,如何更好地運用期貨工具是一個大課題。經營觀念的轉變、制度的完善、人才隊伍的培養都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交易所和期貨公司對實體企業的引導、教育、幫助任重道遠。”梁敦仕說。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