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期貨公司投資咨詢業務去年平均每家只掙68萬元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證券日報    時間:2014-05-23    瀏覽:2922次

  2011年5月1日《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試行辦法》正式實施。然而,曾被寄予厚望的期貨投資咨詢業務開閘三年,卻讓期貨公司陷入了迷茫。至今共有近80家期貨公司取得該項業務資質,然而多數期貨公司的收入并不理想。據了解,2013年期貨業投資咨詢業務收入5470萬元,平均每家期貨公司只掙到了68萬元,投入產出失衡。

  《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業務難以開展、盈利模式不明、收入不穩定成為不少期貨公司開展該業務的“攔路虎”。期貨投資咨詢業務未來的路怎么走,讓期貨公司頗費思量。

  多數期貨公司

  投資咨詢業務增效甚微

  隨著期貨公司創新業務的穩步推進,相比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子公司兩大創新業務,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窘境更加明顯。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國內具有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期貨公司,2013年投資咨詢業務收入達到5470萬元,其中上半年為2050.86萬元。

  早在2011年4月25日召開的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培訓班上,有監管人士及業內人士對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前景給予很高的期望。他們認為,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并非“雞肋”,還因潛力巨大可稱為“牛腿”甚至“象腿”。他們建議,該項業務應定位于高端的風險管理,向管理咨詢、戰略咨詢靠攏,可向企業提供一攬子的風險管理方案,而不應拿著投資咨詢新牌照走代客理財之路。

  然而,盡管一些期貨公司在期貨投資咨詢業務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從行業整體來看,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業務開展困難,盈利模式不清晰,利潤有限成為困擾不少期貨公司開展該業務時遇到的難題。”

  北京地區一家期貨公司研究院院長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沒有獲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相關收入,該業務更多承擔了一種輔助業務的角色,為經紀業務、資管業務以及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服務。”據他了解,目前不少期貨公司都沒有開展該項業務,即使少數開展該業務的期貨公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收入對公司凈利的貢獻也僅僅是“毛毛雨”。

  “我們研發的數據庫,高端客戶看不上,低端客戶想免費。”“為了吸引客戶,我們舉辦培訓班、戰斗營等活動,幾乎沒有報名參與的。”上述期貨公司研究院院長無奈地表示。

  “我們公司對投資咨詢業務很重視,但收效并不大。”上海地區一家期貨公司人士表示,目前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的主要業務包括借助程序化的平臺為客戶提供一些量化投資策略、為客戶提供貴金屬的投資策略等等。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免費到收費,投資咨詢業務開展起來并不順利。直至目前,該業務大規模收費還未顯現,許多公司采取半買半送方式。”他表示,期貨公司的客戶已經習慣了擁有免費咨詢服務,一下子轉入收費模式,客戶不愿意購買。

  不過,據記者了解,也有部分期貨在投資咨詢業務方面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英大期貨,自2011年年末獲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以來,該業務收入累計已經突破2000萬元,咨詢部逐漸成為公司的核心部門。

  前景費思量

  “綠葉”OR“紅花”?

  在投資咨詢業務收入不理想、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推出的背景下,不少業內人士對于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前景處于兩種態度。

  “期貨投資咨詢面臨著更大的市場需求,比如幫助企業進行宏觀和產業鏈分析、風險管理咨詢等,只是這些咨詢難以形成固定的產品,期貨公司可以采取針對各家公司量身制作出適合自身需要的專業化咨詢,只要能出成效,客戶自然意愿出錢。”北京地區一家期貨公司投資咨詢部人士表示,投資咨詢體現了期貨公司的研究能力,期貨公司要想在投資咨詢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須不斷提升研究的專業性。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投資咨詢業務不可能成為期貨公司主業,且與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相比,在期貨公司中地位“較低”,未來也僅僅只能是“綠葉”而非“紅花”。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