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金屬騙貸憂慮加深 中信資源價值2.95億元鋁未獲法院查封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6-18 瀏覽:3121次
6月18日,中國中信資源(CITIC Resources)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悉,青島法院在執行集團取得的查封令時,未能對集團存放在青島港的12.3446萬噸氧化鋁進行查封。
此事進一步加深了業內對于部分企業利用金屬重復質押融資騙貸的憂慮,對該部分金屬有貸款敞口的國內外銀行可能面臨巨大損失。
《21世紀經濟報道》曾提及,金屬融資騙貸案主角——青島“德正系”騙貸案所涉及的中資商業銀行為18家,貸款總額從此前的147億元上升到160多億元。各家銀行的風險敞口還在統計中,目前約達到90億元。其中13家銀行已經向法院起訴,相關貸款總額已近52億元,且這個數據可能還在增加。
《21世紀經濟報道》還稱,在“騙貸案”案發以后,銀行也提高了金屬貿易融資中信用證的保證金。“原來根據企業情況一般保證金約在10%-30%。騙貸案爆發后,各家銀行都提高了保證金比例,最低的30%,高的能達到50%。”
中信資源在該文件中還指出,集團持有所有存放在青島港、只待買家付款和提貨的22.3270萬噸氧化鋁和7486噸電解銅的擁有權和所有權的證明文件。并且,從青島港倉庫中提取任何中信集團的氧化鋁和電解銅都必需出示所有權文件。
集團將自行調查,查明法院為何未能執行查封令,并將審視可采取的行動,包括開展法律訴訟等。
中信資源還強調,集團并非調查的對象。在調查情況清晰之前,不能準確評估存放在青島港的氧化鋁及電解銅對集團的影響。
此前,中信資源曾在6月9日發布公告稱,部分在青島港的鋁及銅產品接受調查,有可能影響集團。6月3日,中信資源就存放于青島港的氧化鋁和電解銅向青島法院申請并取得查封令。
中信資源是中國中信集團旗下的大宗商品貿易公司。中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歷史最為悠久的國有金融集團之一。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持有中信資源11.46%的控股權。
若按照上海有色網6月18日氧化鋁每噸2391元的均價來計算,這批涉事氧化鋁的總價值約為2.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