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氣象專家態度轉變 厄爾尼諾威脅稍緩解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6-25    瀏覽:2841次

兩三個月前,一些氣象專家和國家機構預計,今年全球很有可能遭遇厄爾尼諾。現在他們態度有所變化,稱可能性仍高,但還缺少產生厄爾尼諾的要素。這一變化意味著,對于此前因厄爾尼諾威脅上漲的大宗商品,交易者將更謹慎看待其未來走勢。

澳大利亞國家氣象局今年4月警告厄爾尼諾可能性非常高,最近又,厄爾尼諾可能性還是很高,今年太平洋部分海水在逐步升溫,但指出“缺少必要的大氣反應,近幾周升溫已經消退。”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氣候與社會研究所(IRI)稱,整個5月直到6月月中,海洋環境都接近輕度厄爾尼諾水平,但還未出現必要的大氣變化。

除了典型的大氣變化,以往認為與厄爾尼諾很有關聯的還有印度季風,即厄爾尼諾襲來會導致印度季風減弱,使印度降水減少。印度氣象部門此前預計今年印度平均降雨量將低于一般水平。

但最近瑞士咨詢機構Kingsman的分析師發現,印度季風和厄爾尼諾沒有那么高的關聯性。1991年以來有七年發生厄爾尼諾,但只有兩年印度季風降水減少。

該機構稱,這意味著厄爾尼諾影響季風的可能性實際上不到30%。

有“圣嬰”之稱的厄爾尼諾大概每3-6年爆發一次。它會引起亞洲炎熱高溫,令美洲更潮濕,引發全球最大可可產區非洲西部地區干旱,令正處季風季節的印度降雨量驟減、澳大利亞的耕作環境惡化。

上一次厄爾尼諾2010年爆發,今年世界氣象組織的預測,厄爾尼諾很可能在第二季度下旬發生。還有預測認為這將是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厄爾尼諾。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提到:

       · 高盛分析師認為,厄爾尼諾對農產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棕櫚油、可可、咖啡、糖等大宗商品。

       · 法興分析師稱,過去七次厄爾尼諾爆發期間,鎳價平均上漲10.3%,鋅價漲1%。

       · 標準銀行的分析師預計,印度尼西亞的干旱可能會影響銅的供給。

       · 澳大利亞央行的分析師稱,最嚴重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小麥產量猛跌15%。1970年以來,厄爾尼諾都會令澳大利亞小麥產量低于平均產量。

       · 國際可可組織根據以往經驗預測,厄爾尼諾將使全球可可產量減少2.4%。

       · 瑞信分析認為,總體而言厄爾尼諾不會導致亞洲通脹高漲,但某些國家和特定的大宗商品可能出問題。風險較高的是印度。商品方面,棕櫚油可能明顯受影響。

本月初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提到,黃金一周暴跌3%,創近4個月新低,就是因為市場擔心黃金的大買家印度需求下降。

如果降雨充足,風調雨順,農作物很可能豐收,購買黃金的主力——印度農民的收入增加,黃金的需求自然增加,而如果降雨太少,作物歉收,印度農民可能購買力減弱。

雖然上述澳大利亞氣象局和美國研究機構的觀點有所轉變,但厄爾尼諾的威脅遠沒有消除。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數據顯示,今年5月是史上最熱的5月,全球氣溫比長期均溫高1.33華氏度,這樣的單月高溫差距是1880年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20世紀100個5月的全球均溫為58.6華氏度,約合14.8攝氏度。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