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大宗商品終迎春天 半年回報力壓股市美元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7-01    瀏覽:3099次

在經歷了連續數年的價格下跌后后,2014年上半年大宗商品終于撥云見日成為回報最高主要資產。

前6個月追蹤22種大宗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上漲7.1%,超越了美國股市、美元、10年期美國國債和高收益率債券的回報。

昨天倫銅大漲1.25%創4個月新高。伊拉克和烏克蘭危機推高今年黃金上漲11%,原油上漲至9個月高位。巴西旱災讓咖啡價格上漲58%,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半年漲幅。

一度逃離大宗商品的資金開始回流。花旗銀行報告稱,今年流入大宗商品的資金約為59億美元,而2013年撤出的資金達到創紀錄的500億美元。

巴克萊的測算,截至5月底全球資產經理管理的大宗商品資產總價值約為3170億美元,仍然遠低于2011年4月份4480億美元的峰值。

花旗大宗全球市場部門副總裁Aakash Doshi告訴彭博新聞社: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資產經理增配大宗商品,更多新的基金對大宗商品感興趣。”

“我們正在脫離低迷的表現,地緣政治沖突和天氣都有利大宗商品。”

相關性減弱

金融危機前強勁的回報,中國永不知足的需求,以及與其他資產的低相關性,讓投資者追捧大宗商品。

隨著中國的增長放緩,大宗商品回報下降,與其他商品的相關性增強,長線投資者開始離開大宗商品。

今年開始大宗商品與其他資產走勢脫鉤,各種大宗商品之間的相關性開始減弱,使得投資者可以在使用大宗商品對沖資產組合。

巴西大旱災導致阿拉比卡咖啡上半年暴漲56%,在所有大宗商品中漲幅最高,而棉花和銅分別下跌13%個4.6%表現最差。

5月份高盛把大宗商品未來12個月配置評級從減配上調至中性,法國興業銀行上調了棉花、牲畜和錫的價格預估。

機構回歸是關鍵

但是分析師稱如果回報率改善無法吸引長線投資者回歸大宗商品領域,悲觀陰云仍然有可能重新籠罩大宗商品市場。

巴克萊大宗商品策略師Kevin Norrish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今年下半年發生的事情將取決大宗商品長期表現,現在正面的表現是否能繼續?這種變化能否讓投資者重新回到大宗商品市場?”

包括養老基金和捐贈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仍然沒有歸回大宗商品市場。Kevin Norrish估計機構投資者5月撤出2億美元資金,今年迄今撤資額約為96億美元。

波動率下降可能減少投資對大宗商品的興趣。上周彭博60天波動率均值指標下降至18年來最低。更嚴格的監管迫使投行削減交易,巴克萊和德意志銀行裁員大宗商品交易部門,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出售了大宗商品部門。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