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國內降雨異常料致大宗農作物減產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8-07    瀏覽:3130次

        過去一個月,由于降雨分布不均,造成中國十二個省份干旱和南方部分省份洪澇,主產區的大宗產量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下面以甘蔗、玉米、棉花主產區的降雨情況,結合農作物生長周期對水分的需求,分析降水量對不同的產量影響。
  甘蔗:廣西降雨過量,甘蔗倒伏受損
  夏季甘蔗處于大伸長期,是甘蔗需水最多的時期,在此期間干旱會降低甘蔗的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加強,最終導致甘蔗減產。據廣東、廣西有關甘蔗耗水量試驗,甘蔗伸長期平均每天耗水量為4mm到5mm,即每月耗水150mm左右,由于降水有效性不可能達到100%,因此平均每月降水量應不小于200mm。
  近期,受“威爾遜”臺風的影響,廣西、廣東、海南遭受不同程度的災害,特別是廣西、海南受災嚴重。此次臺風使得廣西地區的當日平均降雨量達61.59mm,遠高于當月日均降雨量12.34mm,并造成廣西產區甘蔗大面積倒伏,預計整個受損面積達60%。所幸大部分甘蔗剛剛種植,倒伏情況會逐漸恢復,因此未來總體影響還待重新估計。海南產區受災情況也同樣嚴重,預計海南最終甘蔗產量將損失10%—15%,產糖量難以達到40萬噸。廣東產區雖然同樣遭受“威爾遜”臺風的侵襲,但并沒有造成大面積的損害,7月廣東降雨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33mm的累積降雨也保證了甘蔗伸長期對水分的需求;而云南產區7月降雨量比上一期略高,291mm的累積降雨量也能保證甘蔗對水分的需求。
  玉米:河南省6、7月降水量為53年最低值
  在5月底6月初栽種的夏玉米,7月陸續進入七葉期至拔節期。這一期間玉米開始進入旺盛生長期,需水量逐漸增大。
  包括山東、河南全部、河北的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陜西中部、江蘇和安徽北部的黃淮海夏播玉米區,是全國玉米最大的集中產區。夏播玉米主產區6、7月降雨量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河南省,從6月開始的平均降水量,是53年來的最低值。山東、河南、河北大面積的嚴重干旱,將導致玉米產量大幅下降,目前已導致數萬畝玉米絕產。
  棉花:黃淮海平原面臨減產
  一般來說,7月上旬到8月中旬是棉花的花鈴期。花鈴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兩旺時期,是棉花一生中蓄水最多的時期。
  黃淮海平原是棉花的主產區,山東、河南、河北分別是中國第二、第三、第四大產棉大省。同樣受干旱影響,黃淮海平原的棉花也面臨著減產,但棉花受干旱的影響比玉米要小,7月底,黃淮海地區降雨增多,在一定范圍內彌補了之前的干旱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作為中國最大產棉區,新疆的降雨也十分有限,2.08mm的月平均降雨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過相比去年同期1.86mm的日均降雨還是有所提升。新疆較好的灌溉條件,極大地彌補了新疆地區的降雨不足,但降雨的嚴重缺乏也會提高灌溉成本。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