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期貨第三輪并購潮:豪門盛宴還是最后晚餐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8-11    瀏覽:3081次

        大江東去浪淘盡,中國金融業正經歷著史無前例的大洗牌。
  眼下,申銀萬國證券合并的重組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證券接管上海證券、國投入主安信證券已是塵埃落定,與民族證券的并購也將共同演繹年內新一幕券商合并戲碼。
  在金融混業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券商重組好戲高潮迭起,其旗下的宏源期貨與申銀萬國期貨、期貨與海證期貨、國投中谷期貨與安信期貨等將何去何從,引發市場諸多猜想。
據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券商并購引發的旗下期貨公司合并態勢逐漸明顯,這或引發第三輪期貨公司重組潮。不同于以往的“強收弱”模式,這一波期貨公司的并購重組潮呈現出“大魚吃大魚”的強強聯合模式。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那些坐擁現貨背景、券商背景、大集團背景的“三有”公司而言,新一輪的并購大戲或許是豪門盛宴剛剛開場;而對那些無專業特色、無盈利模式、無強大背景的“三無”公司而言,恐怕連“最后的晚餐”也沒有了。
  好戲連臺:券商造“航母”引發重組潮
  歷時9個月,中國證券史上最大并購案——申銀萬國證券和合并重組終于塵埃落定,本周其重組方案即將進入股東大會表決程序。兩家券商分別控股的申銀萬國期貨、宏源期貨何去何從也引發業內關注。
  據證監會2008年5月發布的《關于規范控股、參股期貨公司有關問題的規定》,同一主體控股和參股期貨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股期貨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這也意味著,宏源期貨和申銀萬國期貨或將面臨重組。
  “兩家期貨公司整合的可能路徑有三條:一是合并重組;二是出售某一公司全部股權;二是減持某一公司股權,由控股改為參股。”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申銀萬國證券吸收合并是中央匯金公司對旗下金融資源整合的一個典型案例,對于二者旗下的期貨公司,很大可能通過合并重組,而不會是出售減持或股權。
  繼和轟轟烈烈的重組戲碼后,8月7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簡稱“國投”)旗下的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稱重組對象擬為安信證券。無獨有偶,今年7月8日,證券正式接管上海證券;7月19日,公告,公司發行股票收購民族證券100%股權事宜已獲監管層批復。
  種種跡象表明,在金融混業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證券業整合大幕正徐徐拉開。與之相對應的是,申銀萬國期貨與宏源期貨、期貨與海證期貨、國投中谷期貨與安信期貨等期貨公司之間的整合也有望掀起新一輪并購浪潮。
  “金融體系中更高層級的變化,也會帶來底下金融市場的變化,如銀行業合并會帶來證券業的變化,證券業合并會帶來期貨業的變化。”首創期貨副總經理黃曉認為,這一波改革浪潮,首先要把證券弄成“超級航母”,底下的期貨公司隨之整合,最終期貨公司朝著證券公司一個專業化的部門去發展。
  “這波期貨公司并購重組,主要是由期貨公司股東券商出現了并購重組引發的,為了滿足期貨公司股東‘一參一控’的監管要求,期貨公司出現了被動的重組。”程小勇說。
  事實上,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和監管層支持兼并重組的態度下,期貨行業內的并購浪潮早就暗流涌動。自去年年中以來,長江期貨收購湘財祈年期貨、弘業期貨收購華證期貨、格林期貨吸收合并大華期貨、北京中期期貨吸收合并方正期貨、中航期貨合并江南期貨等案例層出不窮。最新的例子是今年6月五礦期貨吸收合并經易期貨,這也是新“國九條”公布以來首個期貨公司合并的案例。
  “不同于以往的‘強收弱’模式,這一波期貨公司的并購重組潮呈現出大魚吃大魚的強強聯合模式,期貨公司的合并顯現出優勢互補的特點。”安信期貨研究所所長馬春陽表示。
  喜憂交加:瞬間“高富帥”背后的隱痛
  聯姻重組,強強聯合,無疑是期貨公司實現業務突破最有效的捷徑。
  “以前我們是‘三無’期貨公司,無現貨背景、無券商背景、無大集團背景,現在我們是‘三有’,有券商背景,有強大的方正集團,也跟方正物產合作,即有一定的現貨背景。”談及合并的好處,原北京中期高管、現任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顯得有些興奮。
  于去年獲準收購北京中期(現更名為方正中期)期貨事項,旗下的期貨公司于目前完成了合并事宜。如方正中期期貨總經理許丹良所言,與方正期貨的合并,通過借助的金融平臺,是增強公司業務實力的有力手段,有助于進一步完善綜合金融的版圖構建,公司邁入期貨業第一梯隊即將實現。
  按黃曉的說法,兩個期貨公司一合并,市場規模瞬間就擴大了。“我要從20億元做到40億元,要花費很長時間和精力一步步做上去,但你20億元,我20億元,咱倆一合瞬間就40億。”
  “合并之后注冊資本金一下增大了,分類評級自然就高了,而且合并之后是有加分項的,業務網點也自然擴張了,比如我們去年新開5家營業部,我得一家一家去設,如果我合并一家期貨公司,我的網點可能自然就翻倍,客戶規模一下子就大起來。”黃曉說。
  如馬春陽所總結,期貨公司合并最大的好處是業務規模迅速擴大,區域性的變成全國性的,網點也逐步優化。與此同時,缺乏創新業務牌照的迅速獲取相關牌照,凈資本實力也顯著增強。
  據最新的上市公司年報,期貨公司合并之后的效果是顯著的。如去年商品期貨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38%;長江期貨去年順利完成了吸收合并湘財祈年期貨的各項工作,營業網點由原來的9家一下增至17家。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期貨業正向“輕營業部”轉型,所謂的網點布局補充效果值得商榷。
  “營業部可能會有一些資源浪費,假如兩家都在北京,都盈利,那就都保留;如果一家盈利多,一家沒什么盈利,那就合并到盈利多的;如果兩家都虧損,那我肯定合起來,只保留一家。”黃曉說。
  黃曉同時告訴記者,在目前的持倉制度下,兩家公司的合并可能造成客戶保證金的流失和業務人員的利益沖突。“合并的話客戶怕什么呢,一是客戶很多手續和信息需要變更,二是有個客戶,既是A公司的客戶,也是B公司的客戶,假如A和B合并了,他的賬戶只能合并成一個,這就產生了沖突。”
  對期貨公司本身而言,重組最大的問題則在于團隊整合與人才流失。馬春陽告訴記者,兩個期貨公司合并,高管團隊以及中后臺部門崗位、業務部門面臨重復設置現象,因錯綜復雜的原因短期內難以理順,某種程度上會形成內耗,降低整個企業的運行效率。
  一位合并后的期貨公司高管告訴記者,以前他們公司1個老總管4個部門,現在2個老總管4個部門,領導的總數就翻了一番。
  “如果兩家公司合并是強強聯合,首先會對管理層造成一定沖擊,可能該并的并了,該裁的裁了,而且合并之后考核體系、業務體系、薪酬體系等都可能對員工造成沖擊。”黃曉表示。
  潮起潮落:大浪淘沙始見金
  在或喜或憂的亂局中,期貨業大規模的兼并與整合浪潮一波波襲來,多種模式摻雜的行業洗牌正持續加速。
  在馬春陽看來,導致這波并購潮的背景有三點:首先,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開始主動放緩,與相關的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很難有增量資金入場,近幾年期貨市場保證金規模始終停滯不前;其次,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及交易所手續費的不斷下調,期貨行業是里人均創造利潤最低的行業,依賴于經紀業務生存的模式越來越遭受質疑,而創新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對主營業務收入貢獻有限,找一家有券商背景或者有強大產業背景的期貨公司聯合,實現優勢互補無疑成為最佳選擇;最后,新“國九條”的頒布,允許證券、期貨、基金等機構交叉持牌,支持金融機構走向混業經營,從政策上支持了這一波并購重組潮。
  事實上,從境外期貨公司的發展路徑來看,隨著行業步入成熟期,收購兼并也是期貨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如2000年以后,美國期貨公司紛紛上市并購,進一步提升了期貨行業的集中度和全球化水平。美國期貨公司通過并購,數量由170多家降至120家左右。
  “美國的期貨市場,20家主要的期貨經營機構占整個市場份額的80%,而中國的前20家期貨公司只占50%到60%的市場份額。”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強曾公開表示,未來幾年將是期貨公司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也將是行業洗牌、重塑格局的重要時期。
  中國期貨業協會在今年5月草擬的一份《關于進一步推進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鼓勵期貨公司做強做大,鼓勵期貨公司通過股權并購、資產并購等多種方式開展境內外兼并重組。該意見稿同時提出,制訂鼓勵期貨公司兼并重組的政策,簡化審批程序,解決兼并重組面臨的交易所持倉限制等問題。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