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國際糖價仍將在低位徘徊 鄭糖難走出獨立行情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9-03 瀏覽:2928次
現階段邊際成本定價仍是衡量國內糖價的主要邏輯,關注的焦點在于國際原糖價格以及國內甘蔗收購價格。在國際糖價和國內甘蔗收購價格仍未出現實質性利多信息的背景下,白糖期貨價格難以走出獨立行情。
國際糖價仍將在低位徘徊
7月以來,國際糖價下跌的驅動力來自于天氣升水的破產。2月開始的反彈行情始于巴西干旱的刺激,1月29日至3月6日,國際原糖上漲24.29%,而在隨后的4個月時間里,國際原糖價格始終在17.5—19.0美分/磅之間波動,主要是市場擔心在7—9月巴西可能會再次發生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屆時全球食糖減產使得國際糖價仍存在上漲的空間。
隨著時間推移,市場關于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期不斷被后移,全球食糖大幅減產的預期落空,糖價隨后大幅度回落。特別是進入到6月下旬,巴西甘蔗行業協會稱,巴西甘蔗壓榨進度由5月上旬的同比下降3.41%攀升至同比增長11.12%,使得巴西甘蔗大幅度減產的預期落空。
隨后泰國傳來因庫存過大而降價出口的信息,泰國糖一度較巴西糖貼水0.7美分/磅,而之前一直是小幅升水。目前配額內進口糖價格在4000元/噸左右,我們認為,未來2—3個月國際食糖市場基本面仍難以好轉,國際糖價仍將在低位徘徊。
國內甘蔗收購價格下調概率高
2013/2014年榨季,國內食糖最大的主產區廣西的甘蔗收購價格為440元/噸,行業平均生產成本5370元/噸,最低成本在4700元/噸附近。目前國內白糖主產區現貨價格在4200元/噸附近,由于市場仍難以消化巨量的庫存,仍看不到現貨價格能夠趨勢性上漲的動能。
中國糖業協會認為,全行業虧損將由2013/2014年榨季的30億元擴大至本榨季的100億元,相當于噸糖虧損750元。目前,食糖現貨價格已經下跌至全行業最低成本線以下,2014/2015年榨季在食糖行業實行直補的概率極低,因此,單方面下調甘蔗收購價格將是更為適合的政策。我們認為,2014/2015年榨季廣西甘蔗收購價格下調至400元/噸,全行業最低生產成本下降至4300元/噸附近較為合適。在庫存相對過剩的背景下,2014/2015年榨季前期的老糖將壓制新糖價格,因此,現貨價格在最低成本之下運行的可能性增加。
2014/2015年榨季國內食糖供需形勢仍較為寬松
基于甘蔗種植面積下降的風險,2014/2015年榨季中國食糖產量將下降至1250萬噸左右,由于4200元/噸的白糖價格相對較低,市場認為白糖擠占淀粉糖份額的情況將較為普遍,2014/2015年榨季的白糖消費將好于2013/2014年榨季。由于可流通的期初庫存遠超過150萬噸,因此,2014/2015年榨季國內食糖供需形勢仍較為寬松。
在維持現有進口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考慮到配額內進口依然有利可圖,未來國內食糖價格仍將難以擺脫邊際成本定價的束縛,國際糖價對國內糖價的影響深遠。所以,未來糖價的好轉取決于國際食糖市場能否出現超預期減產信息的刺激,或者國內市場出現超預期政策,抑或是需求大幅好于預期。
我們認為,2014/2015年榨季國內食糖供需形勢可能好于2013/2014年榨季,但是供過于求仍是制約糖價的長期因素,遠月期貨合約價格上漲則需要現貨價格的配合,一旦期貨價格升水過大,則存在從高位回落的風險。
<< 返回
國際糖價仍將在低位徘徊
7月以來,國際糖價下跌的驅動力來自于天氣升水的破產。2月開始的反彈行情始于巴西干旱的刺激,1月29日至3月6日,國際原糖上漲24.29%,而在隨后的4個月時間里,國際原糖價格始終在17.5—19.0美分/磅之間波動,主要是市場擔心在7—9月巴西可能會再次發生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屆時全球食糖減產使得國際糖價仍存在上漲的空間。
隨著時間推移,市場關于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期不斷被后移,全球食糖大幅減產的預期落空,糖價隨后大幅度回落。特別是進入到6月下旬,巴西甘蔗行業協會稱,巴西甘蔗壓榨進度由5月上旬的同比下降3.41%攀升至同比增長11.12%,使得巴西甘蔗大幅度減產的預期落空。
隨后泰國傳來因庫存過大而降價出口的信息,泰國糖一度較巴西糖貼水0.7美分/磅,而之前一直是小幅升水。目前配額內進口糖價格在4000元/噸左右,我們認為,未來2—3個月國際食糖市場基本面仍難以好轉,國際糖價仍將在低位徘徊。
國內甘蔗收購價格下調概率高
2013/2014年榨季,國內食糖最大的主產區廣西的甘蔗收購價格為440元/噸,行業平均生產成本5370元/噸,最低成本在4700元/噸附近。目前國內白糖主產區現貨價格在4200元/噸附近,由于市場仍難以消化巨量的庫存,仍看不到現貨價格能夠趨勢性上漲的動能。
中國糖業協會認為,全行業虧損將由2013/2014年榨季的30億元擴大至本榨季的100億元,相當于噸糖虧損750元。目前,食糖現貨價格已經下跌至全行業最低成本線以下,2014/2015年榨季在食糖行業實行直補的概率極低,因此,單方面下調甘蔗收購價格將是更為適合的政策。我們認為,2014/2015年榨季廣西甘蔗收購價格下調至400元/噸,全行業最低生產成本下降至4300元/噸附近較為合適。在庫存相對過剩的背景下,2014/2015年榨季前期的老糖將壓制新糖價格,因此,現貨價格在最低成本之下運行的可能性增加。
2014/2015年榨季國內食糖供需形勢仍較為寬松
基于甘蔗種植面積下降的風險,2014/2015年榨季中國食糖產量將下降至1250萬噸左右,由于4200元/噸的白糖價格相對較低,市場認為白糖擠占淀粉糖份額的情況將較為普遍,2014/2015年榨季的白糖消費將好于2013/2014年榨季。由于可流通的期初庫存遠超過150萬噸,因此,2014/2015年榨季國內食糖供需形勢仍較為寬松。
在維持現有進口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考慮到配額內進口依然有利可圖,未來國內食糖價格仍將難以擺脫邊際成本定價的束縛,國際糖價對國內糖價的影響深遠。所以,未來糖價的好轉取決于國際食糖市場能否出現超預期減產信息的刺激,或者國內市場出現超預期政策,抑或是需求大幅好于預期。
我們認為,2014/2015年榨季國內食糖供需形勢可能好于2013/2014年榨季,但是供過于求仍是制約糖價的長期因素,遠月期貨合約價格上漲則需要現貨價格的配合,一旦期貨價格升水過大,則存在從高位回落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