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全球大宗商品指數創五年新低!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10-17 瀏覽:3310次
本周三,美國股市經歷動蕩,恐慌情緒蔓延。周四,亞洲股市也未能逃過一劫,收盤時全線大幅下滑,指數更是創下五年新低。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股市早盤出現多輪強勁賣盤,促使股市加劇下跌。道指一度下跌460點,單日跌幅1.1%;指數跌15.21點,至1862.69點,跌幅0.8%;跌11.85點,至4215.32點,跌幅0.3%。其中,指數自9月18日歷史高點以來,已累計下跌7.4%。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伴隨巨大的市場交投量,作為衡量美國經濟健康程度關鍵指標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自美聯儲2013年年中開始提及縮減貨幣刺激措施以來,在昨日首次跌破2%。
在外匯和貴金屬方面,美元對歐元、日元匯率也均在周三走低,隨后有所回調,而金價則在當日大漲至一個月高位。周四,迎來恐慌性拋售,受累于糟糕的經濟數據及國際油價跌幅擴大等因素,彭博指數跌至116.7791,為2009年7月14日以來最低點。
在寶城期貨分析師程小勇看來,除了周三美股開盤前公布的美國PPI、零售銷售及工業生產數據令人大失所望外,市場出現回調還存在其他的原因據記者,自9月中旬,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就出現明顯上升,宏觀環境風頭已出現轉向。而10月在美聯儲退出QE、歐元區通縮和日本刺激失效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同時,中國、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已經對沖其他經濟體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從歷史數據看,金融危機后,美股漲跌總與美聯儲QE有著緊密聯系,程小勇認為,這次QE結束引發股市的動蕩也難以避免。
他解釋說,美聯儲QE結束疊加金融市場波動率上升,市場進入避險模式,大類資產很可能輪動進入調整周期,未來一段時間內風險資產都將難逃拋售的命運。
他認為,如果美聯儲在本月正式退出QE,資金向美元資產回流將是大概率事件。而股市遭遇大規模拋售也會引發市場恐慌,連鎖反應下,則是第二波資金出逃的頭寸。不只是外盤股票,國內股票和商品市場很可能也難以逃避沖擊,而債券等避險資產將得到青睞。
而同時,在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及美股下跌的影響下,大幅破位下行,美元對非美貨幣普遍下跌。對此,一德期貨分析師寇寧據記者表示,國慶假期以來,因美聯儲9月會議紀要表達出對美元走高的擔心,且釋放出鴿派立場,造成一路承壓回落。同時,10月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回跌勢,對美元的支撐亦有所減弱。
“從此輪美指的走勢看,美指呈現出‘被動上漲,主動下跌’的特征。”她表示,其中,美聯儲的加息預期起著主導作用,而隨著加息預期減弱,短期內美指調整走勢或將延續。
對于周三拉升至一個月高位的黃金,長江期貨貴金屬分析師王琎青認為,當日金價反彈依然可以歸結于美國零售數據疲軟導致市場擔心美國經濟會受到拖累,但總體看來,黃金反彈力度仍然較弱。在美股大幅下跌的情況下,相比于黃金,市場資金更青睞于美債進行避險。王琎青表示,四季度,如果美國經濟受到全球經濟拖累影響有限,黃金將繼續面臨下行壓力,向下突破前低1180美元/盎司將成為可能。
“近期的大幅下行不僅與走強預期有關,也體現了自身供需狀態的變化。”中期研究院宏觀策略分析師李莉解釋說,比如原油價格暴跌的原因除與歐美制裁俄羅斯有關,更多在于供應充裕以及全球經濟疲弱導致的需求不振。她認為,國內商品市場價格走勢也逐步淡化了宏觀面的影響而更回歸于基本面。有效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庫存高企,仍舊是壓制國內商品市場的幾座大山。
<< 返回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股市早盤出現多輪強勁賣盤,促使股市加劇下跌。道指一度下跌460點,單日跌幅1.1%;指數跌15.21點,至1862.69點,跌幅0.8%;跌11.85點,至4215.32點,跌幅0.3%。其中,指數自9月18日歷史高點以來,已累計下跌7.4%。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伴隨巨大的市場交投量,作為衡量美國經濟健康程度關鍵指標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自美聯儲2013年年中開始提及縮減貨幣刺激措施以來,在昨日首次跌破2%。
在外匯和貴金屬方面,美元對歐元、日元匯率也均在周三走低,隨后有所回調,而金價則在當日大漲至一個月高位。周四,迎來恐慌性拋售,受累于糟糕的經濟數據及國際油價跌幅擴大等因素,彭博指數跌至116.7791,為2009年7月14日以來最低點。
在寶城期貨分析師程小勇看來,除了周三美股開盤前公布的美國PPI、零售銷售及工業生產數據令人大失所望外,市場出現回調還存在其他的原因據記者,自9月中旬,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就出現明顯上升,宏觀環境風頭已出現轉向。而10月在美聯儲退出QE、歐元區通縮和日本刺激失效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同時,中國、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已經對沖其他經濟體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
而從歷史數據看,金融危機后,美股漲跌總與美聯儲QE有著緊密聯系,程小勇認為,這次QE結束引發股市的動蕩也難以避免。
他解釋說,美聯儲QE結束疊加金融市場波動率上升,市場進入避險模式,大類資產很可能輪動進入調整周期,未來一段時間內風險資產都將難逃拋售的命運。
他認為,如果美聯儲在本月正式退出QE,資金向美元資產回流將是大概率事件。而股市遭遇大規模拋售也會引發市場恐慌,連鎖反應下,則是第二波資金出逃的頭寸。不只是外盤股票,國內股票和商品市場很可能也難以逃避沖擊,而債券等避險資產將得到青睞。
而同時,在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及美股下跌的影響下,大幅破位下行,美元對非美貨幣普遍下跌。對此,一德期貨分析師寇寧據記者表示,國慶假期以來,因美聯儲9月會議紀要表達出對美元走高的擔心,且釋放出鴿派立場,造成一路承壓回落。同時,10月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回跌勢,對美元的支撐亦有所減弱。
“從此輪美指的走勢看,美指呈現出‘被動上漲,主動下跌’的特征。”她表示,其中,美聯儲的加息預期起著主導作用,而隨著加息預期減弱,短期內美指調整走勢或將延續。
對于周三拉升至一個月高位的黃金,長江期貨貴金屬分析師王琎青認為,當日金價反彈依然可以歸結于美國零售數據疲軟導致市場擔心美國經濟會受到拖累,但總體看來,黃金反彈力度仍然較弱。在美股大幅下跌的情況下,相比于黃金,市場資金更青睞于美債進行避險。王琎青表示,四季度,如果美國經濟受到全球經濟拖累影響有限,黃金將繼續面臨下行壓力,向下突破前低1180美元/盎司將成為可能。
“近期的大幅下行不僅與走強預期有關,也體現了自身供需狀態的變化。”中期研究院宏觀策略分析師李莉解釋說,比如原油價格暴跌的原因除與歐美制裁俄羅斯有關,更多在于供應充裕以及全球經濟疲弱導致的需求不振。她認為,國內商品市場價格走勢也逐步淡化了宏觀面的影響而更回歸于基本面。有效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庫存高企,仍舊是壓制國內商品市場的幾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