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大宗商品難擺脫“錢緊”陰影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06-10    瀏覽:3165次

       中國可能還面臨通縮的困擾。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漲1.2%,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期貨市場與CPI緊密相連。分析人士表示,低通脹一方面會導致大宗商品繼續在低位徘徊,企業繼續面臨去庫存的壓力;另一方面,低通脹可能刺激貨幣進一步寬松,從而導致金融資產泡沫繼續膨脹。

  工業品首當其沖

  中國5月CPI同比增1.2%,低于預期的1.3%與1.5%的前值。CPI繼續回落,通脹低位運行。對此,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從5月份CPI數據來看,中國可能還面臨通縮的困擾,而壓制通脹回升的原因有:中國工業部門產能過剩、社會總需求低迷、私人和企業部門投資下降。

  因此,他認為,低通脹一方面會導致大宗商品繼續在低位徘徊,企業繼續面臨去庫存的壓力;另一方面,低通脹可能刺激貨幣進一步寬松,從而導致金融資產泡沫繼續膨脹。從板塊方面來看,工業品如有色、黑色和化工將繼續受壓,而農產品如糧食類也不能受通脹題材的利好提振,總體來看,工業品下跌周期還將延長。

  格林期貨研發總監李永民表示,低通脹意味著物價上漲壓力不大,這對商品期貨普遍會產生壓制作用。相對而言,由于工業品受經濟周期敏感,價格彈性較大,因此,CPI回落對有色金屬、化工行業、建材行業影響較大,但農產品消費剛性較強,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CPI對該板塊影響較小。

  就銅價而言,中信期貨分析師朱文君表示,5月CPI同比增1.2%,較4月值增速放緩0.3個百分點。CPI回落令市場對于6月降準預期攀升。5月以來票據直貼利率持續回落,若6月迎來降準降息,則年中資金利率大幅度攀升或難重現,融資套利空間繼續縮窄,銅融資需求繼續低迷。銅價在需求進入淡季而貨幣市場繼續寬松中繼續博弈。

  寬松政策可期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國際大宗商品處于下跌趨勢,輸入性通脹較小,國內通脹壓力不大。需求的低迷和通脹壓力的下行為貨幣政策的進一步作為提供了空間。

  李永民說,低通脹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但是否釋放流動性還需要考慮到貨幣政策的效果、當前市場流動性等因素。從目前看,貨幣政策效果越來越弱,中央政府堅持寬松財政政策和中性貨幣政策的主格調不變,可以認為,盡管今后央行還可能降息,但降息的頻率不會很高。

  中糧期貨工業品總監李琦表示,通脹低位運行,后市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預期強烈,這對有色金屬價格會產生正面的影響。但是有色價格的走強仍需要基本面的好轉。5月PPI同比-4.6%,PPI持續走弱反映國內需求持續的萎縮。

  李琦進一步指出,目前電網、汽車、家電依然疲弱,地產初見復蘇端倪但庫存依然高企,后市庫存壓力較大。有色金屬后市價格走勢料會相對溫和,經濟努力邁向復蘇但是道路曲折。此外,美國加息政策、厄爾尼諾現象、國內貨幣政策力度以及手段的不同利用等皆將會對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

  資金脫實向虛

  貨幣政策的兩大目標是穩定通脹和保障就業,而在中國還有一層目標就是扶持經濟。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鑒于低通脹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寬松政策還將持續。

  不過,程小勇認為,當前銀行間資金非常充裕,尤其是短端利率下降很快。目前主要是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傳導不暢,因此進一步降息或降準對于推動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這塊的效果逐漸減弱。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實體經濟缺乏資金,主要是剛兌沒有打破,利率沒有完全市場化和傳導途徑不暢,因此出現資金脫實向虛的現狀。對于大宗商品而言,由于實體企業缺乏資金,而一些過剩的行業普遍因國企背景或者政府背景而資金繼續充裕而不斷擴展,去產能估計很難開展,下游需求卻持續低迷,因此未來金融資產泡沫而商品低迷的格局還將持續。

  李永民表示,目前看,資本脫實就虛現象比較嚴重,主要因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不佳,如國外經濟仍不穩定,出口難以真正啟動;國內仍在進行經濟結構轉型,過剩產能仍未消化;盡管我國一直啟動消費,但居民收入不高以及顧慮較多仍抑制居民消費,只要國內經濟仍在轉型,國內消費就難以大幅啟動,這將在中長期內影響到物價上漲高度。

  方正中期經紀業務部總監屈曉寧則表示,低通脹表明實體經濟相對乏力,原材料和產成品消費平緩,對大宗商品均有偏空影響,畢竟沒有需求價格難起。目前隨著之前的幾次降息、降準,再次下調空間已經不明顯,而且目前更主要的任務是將資金引導入實體經濟,從而帶動生產和消費。從期貨市場角度看,資金沒有明顯的流入跡象,更多的還是在多空博弈,隨著進入下半年,開工和備貨也在逐步進行,有色和黑色金屬的底部區間正在明朗。(中國證券報)

  大宗商品迎來新一輪洗禮

  本周,一系列國內外數據將繼續拉開5月經濟的面紗:繼昨日中國進出口數據率先亮相后,5月通脹及工業、投資、消費數據將分別于周二、周四登場。海岸的另一邊,美國LMCI、零售銷售、PPI及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數據也將于本周陸續出爐。中美多宗重磅數據并發,大宗商品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暴風雨洗禮。

  中國經濟數據密集登場

  周一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多數下跌,除甲醇、玻璃、滬銅、滬鎳、滬錫外,國內工業品期貨幾乎全軍覆沒。分析師認為,中國5月份進出口數據雙雙回落是誘因之一。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5月美元計價中國出口同比下降2.5%,進口同比下降17.6%;當月貿易順差擴大至594.88億美元。

  其中,進口數據為連續第七個月持續下跌,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繼續萎縮。出口數據連續第三個月呈下滑態勢,跌幅低于預期。5月份進出口額為2月以來最大跌幅,顯示5月中國經濟仍未起色,594.88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為月度貿易順差有記錄以來的高位水平。

  浦發銀行周一分析稱,海外經濟低速復蘇使中國出口數據有所企穩,但進口數據在上年低基數下跌幅擴大,反映國內投資前景依然黯淡。

  “根據5月份已公布的歐美經濟數據,預計歐元區在一季度經濟反彈后,可能重新放緩,而美國經濟復蘇動能也需要觀察,考慮到偏強的人民幣匯率,預計未來中國出口增速大幅回升概率不大。而進口的下滑更令人擔憂。”浦發銀行認為。

  中國海關總署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原油、糧食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鐵礦砂、煤、成品油進口量減少,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重要大宗商品進出口數據方面,5月原油進口下降10.9%、銅材進口下滑6.4%。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嚴峻,此前年內祭出的兩次降息及兩次降準政策均未明顯奏效。本月稍早公布的中國5月官方PMI創六個月高位、匯豐制造業PMI繼續萎縮、官方非制造業PMI創六年低點,顯示中國經濟弱中趨穩,整體仍處偏弱格局,需更有力的穩增長政策提振。

  5月5日,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春季)》中表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

  接下來,市場看點將集中于本周二、周四即將公布的5月通脹以及工業、投資、消費和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市場信心再迎考驗。

  海通證券預計,5月工業增加值或同比增長5.6%;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或為10.3%;5月消費穩中趨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料降至9.2%;5月地產投資增速料為1.7%。

  美數據或引加息熱議

  美聯儲就業趨勢指數(LMCI)一般于美國勞工部公布非農數據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公布。因此,繼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非農數據后,6月就業趨勢指標(LMCI)的面世,將為美國勞動力市場復蘇情況提供更多依據。

  就業趨勢指數(LMCI)是美聯儲基于19個指標綜合而成的一個模型,失業率和非農私企就業人口數據的權重很高,是一個變化值而非水平值。指數作為勞動力市場參考指標,于去年10月6日北京時間22:00首次公布。

  上周五,美國勞工部(DOL)公布的報告顯示,5月非農就業崗位增長28萬人,創年內最高升幅,且薪資增長也加速,表明經濟動能充沛,或增加美聯儲在9月加息的概率。

  報告公布后,美元指數盤中暴漲百余基點至96.89高位,受此影響,非美貨幣全線回調,大宗商品多頭亦遭遇致命一擊。此番LMCI數據與非農就業數據的一致性,將決定商品多頭是被繼續踩在腳下,還是獲得一線生機。

  美聯儲主席杜德利上周五表示,預計美聯儲有可能在今年稍后升息,但只有在經濟增長從上半年的疲弱態勢中復蘇,且反映就業市場疲勢的指標出現更多改善后才會升息。

  來自5月的消息并不會就此打住,更加重磅的訊息將在本周最后兩個交易日興風作浪。在上周五杜德利言稱美聯儲加息將取決于經濟數據后,本周經濟數據的好壞將為美聯儲加息時間提供更多有力依據。本周四美國5月零售銷售數據的出爐、周五美國5月PPI及6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公布,已經開始牽制商品市場內多空的步伐,在謎底揭曉之前雙方都將比平時更加小心翼翼。周一紐約黃金指數交投區間大大收斂。

  數據顯示,截至周一(6月8日)黃金持倉總量為708.70噸,較前一個交易日減持1.19噸。全球最大的白銀ETF——iSharesSilverTrust截至周一(6月8日)白銀持有量為9940.95噸,較前一個交易日減持44.58噸。

  分析人士預計,三大數據均處上升通道:本周四公布的美國5月零售銷售可能反彈至1.5%(較4月增長0.6%),因汽車銷售增長7%,及季節轉暖和勞動力市場改善帶來的支撐;5月生產價格指數(PPI)可能增長0.3%,核心PPI指數可能增長0.1%,因4月PPI基數受階段性因素貿易服務利潤以及油價下跌等拖累;6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可能從5月的90.7反彈至93.0.

  多位受訪的研究人士認為,5月靚麗的非農報告使市場有了足夠理由再次探討美聯儲是否在6月末加息,僅看就業數據的話很有可能,但若同時參照其他數據,美國5月零售銷售報告尤為重要,如果美國5月零售銷售增加逾1.5%,將更有利于美聯儲加息。屆時,大宗商品市場又將風起云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三晚間美國農業部6月供需報告,也將是襲向本周商品市場的一大“數據炸彈”。除2月下旬的強勢反彈行情外,2015年以來美豆市場可謂一蹶不振。分析師預計,美國2015/2016年度大豆年末庫存量為4.87億蒲式耳,全球2015/2016年度大豆年末庫存為9600萬噸,低于USDA上月預估的9622萬噸。(中國證券報)

  6月份大宗商品市場仍將跌多漲少

  日前,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發布6月份大宗商品信心指數(CCI)為-0.16.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核心專家、秘書長劉心田指出,和此前的預料相符,6月份大宗商品信心指數現反轉,回到榮枯線下,由此告別連陽。

  劉心田分析認為,6月份CCI之所以反轉,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中國降息降準帶來的流動性釋放確給大宗商品市場帶來了活力,但顯然和市場的預期仍存差距,錢都跑到股市上了,對實體產業刺激有限,制造業及商品市場未根本激活;二是5月份CCI曾創新高,業內人士曾對5月份市場抱有期望。但5月份實際的市場表現給市場的樂觀情緒澆了一大盆涼水,市場信心嚴重受挫;三是以原油為代表的重點品種近期市場表現告別強勢,LLDPE、螺紋鋼、PTA、動力煤等品種5月份跌幅均超3%。數據顯示,2015年大宗商品下跌第二浪已然到來,6月份下跌已基本得到市場共識。

  數據顯示,5月份鋼鐵指數報收548點,單月下滑10點,其中螺紋鋼、中厚板、線材等主力品種單月下跌均近3%,而鐵礦石在鋼鐵板塊里表現另類,5月份上漲3.95%,報收453元/噸。6月1日,鐵礦石主力合約1509大漲4%,報收442元/噸。從數據來看,鐵礦石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與其他鋼鐵品種背道而馳。

  業內人士看空鐵礦石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鋼鐵行業景氣度低迷,目前下游制約上游,鐵礦石將被整體鋼鐵市場拖累;二是雖然房地產市場傳來利好,但遠水難解近渴,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鐵礦石的逆勢行情難以持續,將會迎來明顯回調。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