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大宗商品市場硝煙再起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時間:2014-04-24    瀏覽:3223次

  □本報記者 王朱瑩

  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的巴克萊,于本周二宣布將出售或退出多數大宗商品業務。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老牌國際大投行自2013年7月開始便陸續退出大宗商品業務。隨著巴克萊的退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上完整保留大宗商品業務的老牌投行僅剩下花旗。

  而在老牌投行退出之際,一些新的大型貿易商和中小型投行卻伺機進入,包括工行、中銀國際等在內的中國金融機構動作頻頻。但短期而言,國內金融機構的布局更多是著眼于通道業務,在大宗商品自營或資管層面,恐難與國際投行比肩,新的游戲規則和市場格局的形成仍待時日。

  監管趨嚴 國際投行閃退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大行便拉開了剝離或重組大宗商品業務的序幕——

  2013年8月,高盛在被起訴操控全球(13695265.001.97%)之后關閉了其有色金屬交易業務;

  2013年12月,摩根士丹利將其從事石油運輸和銷售的特斯莫坦公司以及大部分石油交易業務,賣給了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Rosneft;

  2013年12月,德意志銀行正式宣布退出能源、農產品、煤炭與鐵礦石的交易,只保留貴金屬和有限的金屬衍生品交易員;

  2014年1月,美銀美林關閉了歐洲電力和天然氣銷售部門,并削減碳交易團隊。但是美銀美林會繼續交易美國的電力、天然氣、煤炭、商品指數和金屬;

  2014年3月,摩根大通和瑞士能源貿易商摩科瑞能源集團達成協議,以35億美元的價格,向摩科瑞出售大宗商品的實體資產和交易業務;

  2014年4月22日即本周二,巴克萊銀行也表示將退出大部分大宗商品業務。

  據外媒報道,巴克萊高層將在5月8日向投資者作公司戰略通報,或宣布對部分盈利能力不達標的部門通過轉移至“內部壞賬銀行”的方式(不出售也不關閉)進行重組。而貴金屬交易將會被納入其外匯交易業務。逾160名與全球商品交易相關的交易員、銷售及研究人員將被列入裁員名單。至此,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上完整保留大宗商品業務的老牌大投行,只剩花旗。

  監管趨嚴是大投行選擇“閃退”的主要原因。自2013年8月起,美國國會開始對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投行業巨頭的大宗商品業務展開調查。而去年12月,美國五大金融監管機構批準了“沃克爾規則”,禁止商業銀行從事高風險的自營交易,反對商業銀行擁有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權基金,以及對金融機構的規模實施嚴格控制。這一規則對很多國際大型投行是一個沉重打擊。

  此外,商品投資收益比下降也是誘因之一。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持續下跌,以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需求放緩和中國經濟轉型開啟了大宗商品的較長時間的熊市周期。而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還沒有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因此在未來5年大宗商品本身的收益率會持續處于低位,甚至會出現虧損。而結合投行的商品業務特點(期貨和現貨業務結合),全球美元實際利率上升也加大了期貨和現貨的持有成本。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際大投行退出大宗商品業務更多還是因為監管趨嚴,此時退出并不代表以后不會再回來,也許未來他們會換一種方式或者角色回到商品市場。

  著眼渠道 中資機構“逆行”

  就在國際大投行逐步退出大宗商品市場的同時,有一批新的面孔加入到市場中來。首先是監管限制較少的大型貿易商,如嘉能可斯特拉塔、維多石油集團、托克和摩科瑞等全球商品交易巨頭,有消息稱摩科瑞對摩根大通大宗商品部門的全面收購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將全球最富有經驗的大宗商品交易團隊歸于麾下。其次是中小型投行,如渣打銀行,有報道稱其在2014年制定大宗商品業務戰略,目標在今后4年使其大宗商品業務收入翻倍。

  中國的金融機構也加入到新戰場的爭奪中來。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4月,中銀國際獲得倫敦金融交易所清算會員資格,成為第一家可以在該交易所直接提供交易及清算服務的中資機構。

  2013年7月,廣發證券以361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外貿銀行的大宗商品部。

  2013年8月,中國工商銀行對南非標準銀行的大宗商品交易業務的收購基本完成。

期貨公司方面,也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如南華期貨以香港子公司身份,成為了CME Group旗下四大交易所的會員,同時也非常重視美國子公司的發展,希望實現與國外CME、DME、IPE等交易所的對接。

  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研究總監劉光桓認為,上述事件是國內金融機構進軍海外大宗商品市場的嘗試,但業務上更多是為國內一些大機構、大企業投資國際大宗商品做渠道服務,而非直接參與大宗商品交易。

  “中資機構進軍全球商品市場,從目前看最大的作用是為國內企業或其他機構進行海外商品投資提供了便利。以前大多數企業交易是通過外國機構開戶,現在可以通過中銀國際、廣發證券等有海外平臺的金融機構直接開戶,并得到服務。但要說和大投行競爭,形成新的格局,目前恐怕還達不到。以券商為例,一方面,券商沒有權力直接投資海外大宗商品,這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另一方面,國內券商實力無法和國際大投行相比,直接投資海外大宗商品風險極大,當前環境下,大部分券商不會過于激進。”知情人士分析稱。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