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全球股市雪崩 大宗商品再現跌停潮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08-24    瀏覽:3494次

點擊查看大圖

  周一(8月24日),雪崩,全線暴跌,跌停潮再現。其中,滬鎳、滬錫、燃料油、聚丙烯、鐵礦石、瀝青、菜粕、PTA、甲醇、白糖、豆油、棕櫚油、焦煤跌停。另外,橡膠跌5.59%,鋼材跌4.82%,焦炭跌3.35%,塑料跌3.78%,玻璃跌3.90%;豆粕、大豆、PVC、白銀、滬鉛等跌幅超2%。滬銅、滬鋁、棉花、雞蛋等跌幅超1%。

  如果要衡量跌勢有多嚴重,一個辦法就是把這個資產與股票相比。

  涵蓋24種原材料的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相比,眼下接近2002年來的最便宜水平,不過若你相信歷史數據的話,大宗商品的價格還不夠低。

  大宗商品上一次從牛市轉變成熊市時,這個比率更低。大宗商品1980年10 月份因供應短缺沖頂后,生產者面對價格上漲以增產來回應。此后隨著供應過剩的出現,這個比率大跌96%,于1999年2月份跌到紀錄低點0.1.

  供應從短缺到過剩-----看上去很眼熟?如今,隨著供應發生類似的轉變,上述大宗商品與股指之比報0.17,比2008年達到的頂峰已回落約75%。

  假設指數繼續維持在當前水平,高盛大宗商品指數需要在過去一年下挫42%的基礎上進一步下滑43%,這個比率才會跌到0.1這一1999年創出的紀錄低點。

  對大宗商品多頭來說,也許只能指望股市繼續上漲,這樣即使比率跌到0.1,大宗商品也可以少跌一點。(來源:鳳凰網)

點擊查看大圖

  近來石油多頭一直都很寂寞,最近一周的數據顯示對沖基金所持美原油(WTI)凈多頭頭寸降至五年低點。而就在幾天后,自2009年以來首次跌破了每桶40美元大關。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上周五(8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8月18日的一周,美原油凈多頭頭寸減少了6342張合約,至93406張合約,降幅為6.4%。空頭頭寸減少了2.7%,多頭頭寸下降4.1%。

  花旗集團表示,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由于供應持續過剩,這一美國原油基準可能跌至每桶32美元。

  受到近1億桶過剩供應的拖累,當前原油期貨陷入了1986年以來最長的下跌周期。接二連三的停工和火災事件已經削弱了美國煉油廠消化庫存的能力,而煉廠隨后又將迎來季節性檢修。在9月初的勞工節過后,平均處在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的汽油需求勢必會下降。

  Lipow Oil Associates LLC總裁Andy Lipow表示,“勞工節即將來臨,原油需求將會隨著煉廠檢修季的到來而下降,市場上看不到任何樂觀的理由,價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繼續承壓。”(來源:FX168)

 

  為何全球市場如此風雨飄搖?

  英國《金融時報》的全球市場評論員Jamie Chisholm認為,如今的市場波動顯示,投資者正在拋售投資組合里的“風險資產”,投入他們認為安全的核心國家政府債券、日元和黃金懷抱。這輪股市大跌的主要根源還是在中國內地。

  Chisholm指出,市場擔憂疲弱和A股波動已持續好幾個月,但本月有所不同。本月11日,中國央行宣布要完善匯率形成機制,而后創紀錄幅度下調,引發人民幣明顯貶值。交易者將央行此舉解讀為,中國政府越來越擔心國內經濟。在美聯儲今年加息的預期和中國需求增長放緩的雙重打擊下,許多新興市場遭遇拋售。全球供應充裕也增加了大宗商品的拋壓。

  下圖可見,紅線代表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三個月來持續下跌,藍線代表的MSCI全球股指也在走低。

  Chisholm認為,另一個投資者慌張的原因是全球股市最重要的風向標——標普500股指終于要突破關鍵的技術位,現在跌穿了200日移動均線的支撐區,令美股投資者擔心會面臨更多損失。畢竟,標普500已經46個月沒有出現10%幅度的“調整”,即使經歷昨日2%以上的下跌,距離巔峰期也只跌去了4.5%。

  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之一PIMCO的前任CEO Mohamed El-Erian警告,先是資本大量流出打擊新興市場,隨后沖擊其他市場,最終沖擊美國股市,美聯儲如果轉變支持市場的政策,市場很可能陷入噩夢。

  而業內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本周撰文稱,7月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顯示,就業持續增加,經濟形勢在接近美聯儲加息的條件,但7月美聯儲會議上就提到過擔心A股下跌,中國政府本月引導人民幣貶值又讓美聯儲對中國的擔憂加重。

  本周二MSCI新興市場指數創近四年新低,昨日恒指已較4月的七年高位跌逾20%,今日午時臺灣和印尼基準股指也均較4月高位跌逾20%。這些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時同樣認為,這是美聯儲年內加息的預期、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和人民幣貶值共同作用的結果。

  

  因全球三大原油生產商對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反映平淡,國際油價仍將繼續下行,油價觸底依然可期。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美國8月12日當周EIA原油庫存增加262萬桶,預期為減少220萬桶,此前一周為減少168.2萬桶。美國WTI原油9月期貨價格最低跌至每桶40.60美元,跌幅達到4.7%。

  EIA數據顯示,美國庫欣地區原油庫存增加32.6萬桶,此前一周為減少5.1萬桶。截至上周,美國原油庫存總量約456.2百萬桶,仍維持在80年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

  自6月以來,油價已下跌約三分之一,在過去一周內一直略高于6年以來的最低點。

  分析師指出,全球供應過剩以及庫存水平居高不下,是導致油價下行趨勢的主要因素。全球范圍內的日均供應過剩約為50萬至300萬桶,并且許多市場分析師預計,這種局面將比之前市場普遍預期的持續更久。

  美國金融管理咨詢公司ConwayMackenzie能源部門主管ScottCockerham認為,“近期的油價下跌確認了全球范圍的高產水平。”

  資本經濟(CapitalEconomics)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雖然鉆探活動再度減少,可能對價格提供一定支撐,但充其量只能在未來幾年抬高一點。”

  許多分析師預計,會出現一些臨時性的價格穩定,但他們表示,價格下滑的趨勢可能會繼續,除非全球供應顯著減少。

  荷蘭能源經濟學家HansvanCleef稱,“我認為市場已經被壓的太低、太快了。”他補充道,盡管未來幾周內能看到油價反彈,但直到明年,油價都會保持低位。

  花旗銀行周三在一份報告中稱,如果產能過剩狀況持續下去,WTI油價可能跌至32美元。

  知名經濟家家如松也表示,無論未來原油價格怎么走,長期低迷都是基本確定的。

  不過,原油分析稱,對于原油價格觸底時間的預測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美國原油產量不明,而大部分分析師認為油價這一輪下行將持續至明年。

  但這三大生產商中有兩家規模更大,這兩家生廠商也將對全球原油供給造成重大影響。

  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已經以最低的生產成本為世界原油市場提供更多的原油。同時,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也利于降低該國石油產業的生產成本,這也有利于該國國內經濟復蘇。

  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GazpromNeft)的VadimYakovlev稱,盡管沙特阿拉伯增加原油產量,推動原油價格下行,俄羅斯石油生產商仍將繼續增加產量。目前的原油價格并未對全球原油行業造成沖擊。

  許多人希望原油價格不斷下行能第一個對美國頁巖油行業造成沖擊,但這一情況目前還并未發生。

  花旗銀行預測俄羅斯原油產量今年仍將以10-11萬桶/日的速度穩步增長至1110萬桶/日這一水平,而沙特阿拉伯原油日產量將達1020萬桶,該國原油產量今年春天一度升至歷新高。花旗銀行的分析師預測,沙特阿拉伯明年原油日產量可能在1000萬桶以下。

  許多原油分析師預測,原油價格未來將大幅下跌,甚至可能觸底。美國將于9月初和11月初開始關閉精煉油行業部分產能。

  美國能源信息署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對成本和技術運用的敏感度較高,該國原油產量呈下降趨勢,但仍以930萬桶/日的增速增長。同時,其還表示美國上周原油進口為800萬桶/日,高于前一周的760萬桶/日。

  LipowOilAssociates的總裁AndrewLipow稱,這一數據也是本周眾多令人滿意的數據之一,同時,為了維護美國原油的市場份額,該國也必須出口一部分原油。

  花旗銀行和其他原油生產商調整其對全球原油價格的預測,這表明原油價格可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呈下行趨勢,最終,這可能促使生產商降低產量。Lee表示,生產成本,庫存成本和動都將對原油生產商造成影響。

  原油價格的迅猛下行也使得原油生產和探測公司在今年秋季融資的不確定性增加。10月份,銀行料將開始復查一些原油生產公司的信貸條件,市場預期這其中一部分公司可能被接管。

  Lipow稱,我們公司投資速度開始放緩,許多投資項目被取消,延后或者推遲。供給過剩帶來的影響也該采取措施緩和,因伊朗可能重回國際原油市場。

  花旗銀行稱,當談及原油生產成本時,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相比美國更大的優勢。沙特阿拉伯原油生產成本是10美元/桶,俄羅斯則低于這一水平。美國頁巖生產商的生產成本受地域影響較大。

  該國目前部分高成本的產地都已關閉,花旗銀行預測這部分地區的原油生產成本可能達30美元/桶。分析師和交易商上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有43%的人士認為原油價格未來將在45-55美元/桶之間徘徊。

  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的經濟對原油生產依存度較高,同時,這兩國原油生產成本也相對較低。

  Lee表示,沙特阿拉伯保持財政收支平衡的原油價格很難測算,一部分人預測為80-90美元/桶,這也可以看出價格對沙特阿拉伯平衡財政的重要性。因此,在目前原油價格不斷向下行的情況下,沙特阿拉伯有必要削減支出。

  花旗銀行上周下調其對原油價格的預期,其認為布倫特原油今年的基準價為54美元/桶。其分析師預測布倫特原油第三季度均價約為50美元/桶,第四季度為47美元/桶,這一價位可能持續至明年上半年結束,而布倫特原油2016年均價為53美元/桶。

  此外,花旗銀行預測WTI今年和明年的均價為48美元/桶,今年第三季度WTI原油均價為45美元/桶,第四季度WTI原油均價為39美元/桶。

  Lee稱,沙特阿拉伯將和其他的中東原油生產國就其原油在亞洲的市場份額進行協商,因亞洲地區每天的原油需求超出實際供給約2000-2500萬桶。

  許多國家也在關注中國市場,而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俄羅斯對中國市場爭奪較為激烈。沙特阿拉伯自今年春季開始就不再是中國和印度的最大原油供應國。

  亞洲地區對于原油生產國來說就是戰場中的另一個戰場。鑒于這一原因,國際原油產量可能進一步增加,因生產商要開拓市場。

  無法預料的地緣政治事件可能是改變這一現狀的一個因素,因其能對原油供給產生影響。

  目前,美國的頁巖油遠遠超過當初很多人的判斷,現在看來,歐佩克想打垮頁巖油已經基本不可能,去年報道頁巖油的成本在60美元每桶左右,現在的報道基本在40-42美元,沙特的價格戰并不成功。

  當這種價格戰不能取得成功之后,產油國自己就掉入了陷阱,因為也門、中東戰火,需要增加財政預算,逼迫產油國只能更大量地開采原油,歐佩克7月份原油日產量3201萬桶,比修正過的6月份原油日產量高14萬桶,比該組織的原油日產量配額高201萬桶。

  在伊朗核問題上看起來歐美做出了妥協,但在原油供給方面卻給供給方加了一個大的籌碼,預計伊朗可增加出口每天200萬桶左右。

  綜合來看,按國際能源署預測,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達9420萬桶/天,2016年,將達9560萬桶/天,比先前預測均有所增長。今年二季度,全球每天石油供給超過需求300萬桶,創1998年以來最高紀錄。

  最大的問題是,只要原油價格開始反彈,美國頁巖油的產量就會快速增長,這讓產油國苦不堪言,特別是那些原油成本比較高的國家更是如此,最典型的是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的部分油井。

  對于任何商品來說,供需關系是第一位的,美聯儲的加息預期越來越強,原油價格首先自由落體,就是原油的供過于求所決定的,美國的通脹目標逐漸接近,加息預期依舊還會強化。

  如松指出,人民幣出現貶值,最大的信號是意味著中國已經不能支撐發展中國家的資產負債表。中國的也在下降,當中國的外匯儲備不足以支撐那些新興國家的資產負債表之后,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當然是債務。

  今天的全球債務,就是各國央行聯合制造的、最大的泡沫。2001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時候,不過是15萬億美元的股票市值暴跌造成的,可今天,全球的債務泡沫是199萬億美元,當原油價格長期地位徘徊的時候,會否引發債務泡沫的破裂?

  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正在和債務作斗爭,他們最主要的外匯來源恰恰就是原油,如果說委內瑞拉的債務不足為懼的話,巴西、土耳其、馬來西亞足以引發全球債務泡沫的危險。

  Markit固定收益分析師NeilMehta警告稱:“油價暴跌的第一個主權債務陣亡者即將浮出水面。”他指出,委內瑞拉CDS價差隱含未來5年違約概率96%,未來12個月違約概率69%。

  “前景不容樂觀,毫無疑問,現在信用市場認為委內瑞拉要違約,”Mehta如是稱。

  委內瑞拉經濟一片蕭條,2014年負增長4%,全年平均通脹率高達62%。

  凱投宏觀分析師David Rees在報告中指出:“油價下跌讓委內瑞拉恐怖的經濟環境雪上加霜,看起來將會演變成主權違約。”

  隨著外匯儲備枯竭,委內瑞拉正在進入今年償債壓力最大的時期,10-11月到期債務達到40億美元。這些債務包括政府債務以及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的債務。

  委內瑞拉CDS價差1月中旬以來一直穩步擴大,周一創出6421基點的新高,為2008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相比之下,周一希臘的CDS價差為1572基點,德國和美國分別為13.5基點和16.5基點。

  盡管其他石油出口國也面臨壓力,但委內瑞拉過于單一的經濟和不穩定的政治環境令其尤其脆弱。石油收入占委內瑞拉出口收入的95%,而油氣部門占該國GDP的1/4左右。

  1998年7月委內瑞拉也曾經出現主權違約,違約債務規模為2.7億美元。當時委內瑞拉違約也是由于1997年底油價大跌,導致出口價值遭遇重創。俄羅斯也受到類似沖擊,同樣在1998年違約。

  雖然,市場將違約的焦點還是放在希臘等歐洲國家身上,可是,面對199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誰能逃得掉?所需要的唯一條件就是通貨膨脹。

  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都在深受通貨膨脹之苦,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的情況下,每個國家都會陷入貨幣貶值帶來的通脹之中,沒有誰可以逃脫,最后的結局就是債券市場泡沫破裂,甚至美國的債券市場也是一樣。

  這會帶來什么結果?一類國家為了應對債市泡沫破裂,保護國有企業不至于破產,很可能走向貨幣破產之路,因為國有企業是政府生存的支柱。也會有一類貨幣大幅升值。債市泡沫破裂之后,當今的信用貨幣會嚴重分化。

  所以說,原油風暴背后的大殺機已若隱若現,全球都需要系好安全帶。(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