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鉛鋅午后暴漲 聚丙烯尾盤跌停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11-20 瀏覽:3583次
周五(11月20日)期市商品走勢分化。漲幅方面,滬鋅漲2.67%,滬鉛漲2.33%,雞蛋漲2.73%,PTA漲1.67%,菜籽漲1.46%。跌幅方面,聚丙烯跌停,甲醇跌1.85%,塑料跌2.39%,焦炭跌1.17%,豆粕跌1.54%,大豆跌1.70%,滬錫跌1.58%,滬鎳跌1.90%。
首先,我國甲醇產能在快速擴張下基數偏高。2004年以來,我國甲醇產能持續快速擴張,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甲醇有效產能約為6500萬噸,預計2015年年底我國甲醇產能將達到7600萬噸。
其次,供應穩中有升。整體來看,我國甲醇產量穩定,1—10月我國甲醇產量為3272萬噸,同比增長6.16%。分階段來看,近期我國甲醇主產地山東、山西、內蒙古、陜西、河南等地開工率有明顯回升,除山西省外,主產地開工率已經回升到75%—85%之間。隨著開工率回升,預計甲醇產量會繼續增加,甲醇供應壓力將再度顯現。
最后,甲醇需求沒有改善。傳統下游并未明顯改善,醋酸、MTBE雖然負荷有所提升,但對甲醇單耗較小,對需求提振有限。偏空供需面決定了甲醇弱勢格局沒有改變。
我國甲醇生產雖然以煤為主要原料,但是原油作為風向標,對整個商品市場尤其是國內化工期貨的影響是明顯的,也是相對直接的。進入11月,原油在沖擊高點48.36美元/桶后連續下挫,近日下行至40.06美元/桶,累計跌幅17.16%。同期,甲醇則逆勢反彈近4%。由于兩者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短期利好難使甲醇獨善其身,甲醇存在補跌動力和需求。
此外,11月13日,OPEC原油出口價跌破40美元/桶,可能預示著原油主產國對低的容忍度在增加。在全球原油供應充裕與近期美元指數表現強勢的影響下,不排除原油價格出現新低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在短多長空基本面格局下,甲醇仍在熊市中尋底,弱勢反彈恰是空單入場好時機。
石油、銅、煤炭價格都交投在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附近,一些投資者押注這些關鍵商品的價格底部可能就要來臨,開始逐步增持多倉。
然而,這股期待見到2009年那般強勁復蘇的憧憬,必須加以小心。
對于銅這類的工業用大宗商品,中國政府是2008-09危機之后的市場救星,當時中國出臺大規模刺激舉措提振需求。
當時,對于中國產能支撐需求的信心,支持遠期正價差曲線,較遠月份的期銅價格高于現貨。
但如今,2016年整個上半年的遠期價格都較近月貼水,顯示出這一次大環境謹慎得多。
這背后的原因歸結于嚴重放緩,并且產業重點轉向大宗商品需求不那么大的行業,今年銅價跌去三分之一的部分原因便在于此。
在過去數十年間,中國一直是基本金屬和鋼鐵的頭號需求大國,并積累了大量的庫存。
“中國果斷地將發展重點從以工業為主轉向促進消費增長,基本上沒什么理由長期看多金屬,”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Virendra Chauhan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