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大宗商品期貨暴跌 甲醇午后跌停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11-23    瀏覽:3277次

   周一(11月23日)美指沖擊100關口,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其中,滬鎳、甲醇、菜粕跌停;滬銅跌3.62%,瀝青跌6.06%,滬錫跌3.72%,硅鐵跌3.93%,豆粕跌3.67%,鋼材跌2.59%,聚丙烯跌4.80%。白銀、熱卷、PVC跌幅超1%。漲幅方面,白糖漲2.85%,棕櫚油、豆油、滬鋅、焦煤、塑料、淀粉等漲幅超1%。

  

點擊查看大圖

  “目前港口進口貨源仍然偏少,賣盤封盤,成交僵持,期貨大幅下跌并未帶動現貨有效下行,期貨盤面大幅增倉,多空分歧較大,短時空頭氣氛壓制,建議觀望。”銀河期貨分析師張林玉表示。

  供應方面,東海期貨指出,步入11月份,國內甲醇本土開工攀升至61%;其中西北開工水平接近7成。

  “前期檢修裝置近期仍陸續重啟,且近日受降雪、大霧天氣及車輛配貨困難等影響,西北甲醇外運周期加長,廠區庫存持續增加,壓力逐步出現,華北和內蒙現貨價格已開始下降,給盤面價格帶來一定壓力,雖然港口地區受外盤裝置檢修影響,港口庫存下降至低位,且太倉港口管制加劇華東貨源的緊張,但考慮到前期已在盤面有所體現,且內地與港口的套利窗口打開,不排除貨源流入港口的可能性,因此整體來看是對盤面存在壓力的。”胡佳鵬指出。

  需求方面,胡佳鵬指出,甲醛和二甲醚利潤繼續好轉,但醋酸利潤繼續創新低,傳統需求仍有一定回升,新興需求方面,蒲城新能PP裝置重啟繼續推遲,大唐多倫二線23萬噸PP近期檢修,短期新興需求有減弱,但考慮到神華榆林60萬噸MTO月底投產,未來外采需求仍存,長期來看,烯烴對甲醇的需求在好轉。

  “近期甲醇供需面壓力有所出現,現貨價格開始出現回落,烯烴對甲醇的需求短期出現下降,且西北甲醇廠區庫存壓力持續增大,導致廠銷區間套利窗口打開,可能加速貨源流入港口,緩解港口庫存緊張程度,再加上近期仍有裝置陸續重啟以及重回弱勢,整體我們認為近期甲醇震蕩偏弱的概率增大。”胡佳鵬預計。

  

點擊查看大圖

  目前PP存在以下幾大利空,首先是產能嚴重過剩,截至2015年10月31日,國內新增河北海偉和揚子江石化兩套累計70萬噸PP裝置,國內聚丙烯總產能為2156萬噸(含440萬噸聚丙烯粉料),產能增長率為4.25%。今年1-10月份,中國PP產量為1398萬噸,累計增速為23%;PP累計供應量為1804萬噸,同比增速15.79%,其中10月份我國PP供應總量達到198萬噸,同比增速為18.25%,可見當前國內PP市場的銷售壓力非常巨大。

  其次是下游需求萎靡。對于聚烯烴行業的下游需求市場而言,以往農膜和塑編行業存在明顯的季節性規律。但是近幾年,生產企業感到旺季行情越來越不明顯、時間后移、訂單呈現零散化。終端需求的萎靡令下游生產企業出貨及資金回籠較慢,原料采購僅滿足剛需為主。據目前統計情況來看,國內聚丙烯下游行業整體開工率僅在 65%附近。其中塑編行業在 67%,共聚注塑開工率在 62%,BOPP 開工率在 65%。

  第三是PP原料價格低迷,生產成本不斷壓縮。據生意社數據監測,截至11月19日,華東丙烯出廠價格為4668元/噸,以三個月為周期,同比下跌33.73%。丙烯單體價格的暴跌為利用丙烯單體生產PP粉料和粒料的非一體化生產企業帶來較大的利潤空間。丙烯價格承壓,難以支撐PP行情,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隨著丙烯價格的進一步下跌,PP價格或有持續下跌的可能。

  生意社橡塑分社聚丙烯數據分析師張楨梁認為,隨著PP迎來新的產能擴張周期背景,但已有的低效邊際產能尚未有效出清,下游需求萎靡,業內人士對后市多為看空心態,PP期貨市場將延續探底走勢。

  

點擊查看大圖

  現在銅價屢創新低,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已經在這輪下跌中,屢屢受挫,自身股價也是屢創新低,那作為國內的銅企,現在情況怎么樣?是否也會出現與鋼企一樣的破產潮?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相關人士。據記者了解,在削減100億美元債務、拋售資產這一系列計劃宣布之后,嘉能可股價開始企穩。然而,近日銅等金屬價格繼續下跌,剛剛顯露走出困境跡象的嘉能可再次陷入泥潭。

  北京華融啟明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有色金融研究員王萬歷表示,今年對于嘉能可真可謂禍不單行,首先是嘉能可香港市場的股票已停牌。其次,嘉能可國外債務問題,此前國外貸款低,所以嘉能可在市場中可做買賣性結構,后期是會有獲利,而且它又是銅企龍頭,完全可以引導市場。

  不過,隨著美聯儲加息臨近,企業成本隨之增加,就很難再控盤,隨即會出現大面積虧損,嘉能可盤子太大,而且在有色中占有主導地位,所以,存量大,轉身很難。另外,疲軟令銅需求量大幅下滑,業內人士預計,考慮到市場需求不佳,國內供應增加及銅融資需求減少,明年中國銅進口裝運量預計會萎縮10%,這意味著中國精煉銅進口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放緩。

  “今年與銅相關的加工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先扛過今年冬天再說吧,現在只要是開工就會出現虧損。所以,計劃在元旦過后開始休假,一些加工企業甚至提前一個月放假,生產線將停產或檢修,放假期間只保留銷售部門的人員。”江蘇某大型銅棒加工廠廠長陳紅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此,從銅市本身來看,市場的壓力也不小。車紅云認為,一是雖然近期銅礦減產停產的消息很多,但銅礦加工費卻上升至105-110美元/噸,而且2016年的加工費有可能維持甚至高于2015年的107美元/噸,供應難以收縮仍是市場的壓力。二是國內現貨市場供應寬松,現貨難現升水,表現為訂單不足,需求疲軟,這是導致加工企業提前放假的原因。

  對于銅價的后期走勢,吳玉新表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影響銅價的重要因素,正是12月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增加觸發了此次下跌,靴子未落地之前,銅價還將承壓,但在熊市下難言見底,12月底以及春節仍可能是銅價下行的時間點。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