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商品集體大漲 賤金屬全線爆發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11-26 瀏覽:3365次
周四(11月26日)期市商品全線暴漲。其中,滬鋁、聚丙烯漲停;滬鎳漲5.70%,橡膠漲3.48%,;焦煤、動力煤、塑料、豆粕、滬鋅、滬銅、滬鉛、瀝青、菜粕等漲幅超2%;菜籽、甲醇、滬錫、棕櫚油、豆油、雞蛋等漲幅超1%。
利好之一:減產信號
中國主要的鋅生產商已經提議明年行業減產50萬噸,這約為一個月的產量,希望借此提振價格。
中國國內的主要鎳生產商周五(11月27日)將碰面以討論各自可能的減產。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稱,和計劃周六在上海召開會議,商議如何應對已跌至六年新低的銅價。
利好之二:中國監管層稱將考慮調查惡意做空
據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稱,工業協會近期請求監管機構對中國市場上是否存在“惡意”做空行為進行調查,監管機構正在考慮上述請求。知情人士稱,監管機構已經收到一些調查請求,并且開始收集近期交易記錄信息。
周三(11月25日),刊登在上海交易中心的一則報道稱,亞洲最大鎳生產商——金川集團向國務院和證監會分別打了報告,狀告惡意做空鎳的勢力,說在鎳上虧損上百億。金川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鎳鈷鉑族金屬生產企業和中國第三大銅生產企業,鎳產量全球第四,鈷產量全球第二。
鎳價為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反彈,漲幅10%為2014年5月以來最大。不過,今年倫鎳仍為LME中表現最差品種,因增速放緩加速供應過剩局面,將鎳價推低至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
利好之三:有色金屬協會請求國家隊救助
此外,另據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官方已經收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代表生產商提出的請求,考慮對有色金屬行業進行扶持考慮中的扶持措施包括收儲等。
早前據路透消息,中國的鋁和鎳生產商已要求政府收購過剩產量,這是自2009年以來業內首次協同努力提振價格。當前金屬價格出現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下跌。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一名官員、以及兩位直接了解情況的行業消息人士稱,該協會周一(11月23日)要求政府收購鋁、鎳和其他金屬,包括鈷和銦,這一要求已提交國家發改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國家發改委均沒有回復此報道尋求評論的要求。
一名知悉生產商要求的消息人士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已建議國家購買90萬噸鋁,3萬噸精鎳,40噸銦和40萬噸鋅。其他消息人士并未指明鋅也在計劃之內。
熊市點剎后如何演繹?接受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分析,后市或取決于三個變數:一是地緣因素會否發酵;二是熊市邏輯會否動搖;三是避險情緒如何演變。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解釋認為,首先,地緣因素將左右大宗商品市場3-5年,尤其是在多事之地的中東地區,包括敘利亞、土耳其、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以兩國及埃及、利比亞等國家和地區,地緣政治因素所引發的沖突或戰爭將對大宗商品的價格產生巨大沖擊,但采購需求量不持續上升,大宗商品市場仍將維持熊市;其次,總體而言,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處在“熊在途中”的階段,熊市邏輯在相關基本條件沒有滿足的情況下不會出現根本的動搖或改變;最后,未來1-3年,大宗商品市場避險情緒會大幅攀升,國內鋼鐵、建材、石化、有色金屬和產業鏈企業將在2016年至2018年加大對沖風險操作來規避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長更深的價格回落或價格波動風險。
混沌天成期貨研究院外匯貴金屬分析師孫永剛說,大宗商品的熊市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供需結構的重新調整,也就是在長期供大于求的過程之中,供給必然要經歷痛苦的出清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價格調節機制就是最為關鍵的,只有更低的價格才能導致企業出清。大宗商品熊市的剎車點核心的邏輯依然是來自于供求格局的再平衡。目前市場關注的地緣政治,其核心在于如果發生地緣政治方面的大規模沖突,對于軍工的需求增長,從而改變很多大宗商品的需求結構、推升其價格反彈;與此同時,金融市場的力量也將進一步推升大宗商品價格,而這也就是所謂的避險情緒所在。就近期局勢變化看,形成大規模地緣政治沖突的概率依舊偏低,短期大宗商品價格的跌幅已經較大,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也實屬正常,但從中長期角度看,供過于求格局依然沒有改變,上游的出清依舊沒有完成,因此價格依然不樂觀。
對于長期投資者關心的大宗商品會否驅熊迎牛,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開列了五個條件:一是美加息后美元升值周期結束。二是主要商品出現供需平衡或供不應求。三是海運費大舉上升,活躍。四是全球經濟增長持續加速。五是大宗商品金融屬性重新加強。
無獨有偶,不久前國際投行高盛對歷史上跌幅超過20%的大宗商品熊市進行了分析,認為大宗商品見底有四個步驟。首先,由于大宗商品的實物特征,短期供需失衡會造成庫存上升。盡管這些新增庫存依然能夠找到地方存放,但現貨和近月期貨合約將會下跌,不過下跌過程較為有序。一旦庫存接近囤積能力的極限,市場將通過更有力的下跌來刺激需求快速上升。其次,遠月合約價格開始跟隨現貨價格下跌。但前者下跌速度要更慢,幅度也小得多。這意味著無論是大宗商品的價格回報率還是移倉收益率,都依然是負的。第三,現貨價格開始見底,但消費很難立即調整到位,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讓需求上升到足以降低庫存積累速度的地步。最后是遠月合約價格開始企穩。從長期來看,這意味著市場預期供需調整到一個新的均衡。然而,牛市來臨之前,遠月合約價格往往會跌破這個新的均衡價格,在現貨價格見底后仍繼續下跌數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