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國內玉米市場首現“倒流”怪象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期貨日報    時間:2014-04-28    瀏覽:3286次

“汽車板交貨價最低1.11元/斤,再低免談。”近日,在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北部的玉米市場,前來采購玉米的業務員大都聽到過類似的話。一周之內玉米價格漲幅超過100元/噸,一下子讓有存貨的玉米們“牛”了起來。

山東臨邑雙豐糧油公司總經理趙訓章告訴日報記者,內地市場玉米價格快速上漲主要是由“倒流”引起的。

據了解,正常情況下,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內地所產玉米除了滿足當地市場外,剩余的大部分銷往南方地區。同時東北產玉米經鐵路南下運至內地后,一部分滿足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市場對高品質玉米的需求,另一部分經中轉后,也銷往南方地區。

但進入4月以來,內地市場卻出現了反常的玉米倒流現象,主要表現為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北部所產玉米大量流向東北地區市場,并造成內地玉米市場在短期內出現價格大幅上漲的局面。玉米由銷區反流向產區,這讓市場十分困惑。

“和同行打電話交流很多次了,大家都搞不明白為什么玉米會倒流,在酒精、淀粉加工和養殖業均不景氣的情況下,玉米價格為什么會突然上漲這么多。”雖說不出具體原因,但河南濮陽玉米貿易商常愛國斷定,在玉米總體供大于求之際,市場出現“倒流”和價格劇烈波動現象,肯定是某個領域或環節出了問題。

山東地區一位老玉米貿易商認為,近兩年政府主導在東北三省大量收儲玉米,可能是引起玉米市場“倒流”現象的主要原因,也是令內地玉米價格短期內劇烈波動的首要原因。

據了解,近幾年,國內玉米需求呈下降趨勢,但產量卻連年增長,其中東北地區玉米產量增長明顯,加之玉米的沖擊,種糧農民尤其是東北三省種玉米的農民,面臨著收入下降和玉米銷售難的問題,政府因此在當地出臺了收儲政策,同時還出臺了鼓勵南方用糧企業采購東北產玉米的補貼政策。

市場人士認為,這些政策雖穩定了東北地區玉米市場價格,保護了種糧農民收益,但由于僅在東北地區實行,等于人為地把國內玉米市場進行了分割,形成了不同的市場格局,內地玉米價格在收儲政策實施后一路走低,部分地區玉米價格在3月中旬已落至1元/斤左右,而同期東北地區玉米價格卻穩中有升。

更為重要的是,受利益驅使,各受委托收儲的庫點收購積極性高漲,大部分市場糧源集中到了政府手中,當前東北地區可流通糧源有限,內地玉米倒流東北市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政府主導收購的2012年、2013年東北產玉米已在1億噸左右,特別是2013年的東北產玉米絕大部分已被收購入庫。

“由于玉米收儲政策不是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加之收儲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規范現象,市場在此刺激下難免會偏離正常的運行軌跡。”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玉米“倒流”現象可能隨著4月底收儲結束以及后期國儲玉米的拋售而告一段落,但卻折射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