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個股期權有望六七月份正式上線 期權人才成爭奪對象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和訊期貨 時間:2014-05-08 瀏覽:3203次
5月底前做好各項準備
北京某人士向記者表示,從上交所及各證券公司的準備情況來看,有望于5月底做好個股期權正式上線準備,并完成三次全市場測試工作。
在近日中證協舉行的“個股期權業務培訓班(第一期)”會議上,相關人士表示,當前的工作重點是推動證券公司做好正式上線的各項準備工作。
前述相關人士表示,“5月底前做好個股期權上市前的各項準備,爭取在6、7月份正式上線。”
據記者了解,個股期權設計的核心是以“高標準、穩起步,控風險、強監管”為原則,借鑒和總結國際成熟市場的成功經驗,結合實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期權市場。其方案設計重點在于嚴防市場爆炒,嚴控價格操作,嚴控內幕交易,嚴控制度,和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為核心。
據悉,目前個股期權全市場仿真交易合約標的,除了初期確定的(,)、(,)、上證50ETF和上證180ETF外,4月30日上交所網站公布了“臨時新增(,)作為演練標的并進行除權除息演練”。仿真交易上市首日的合約總數為160個,由于波動加掛的合約數為64個,截至今年3月31日,總合約數量已增加到224個。
“由于采取了嚴格的限倉制度,每人單方向限倉20張,前3個月合約日均成交量約為32萬張,日均權利金交易額約10億元,日均成交合約面值約156億元,日均未平倉數量約80萬張。”前述相關人士表示。
從市場參與情況來看,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76家券商申請了經紀業務,53家申請了自營業務,14家申請成為做市商。此外,個人投資者數為22.68萬個,機構開戶數803個,日均參與交易的賬戶為4600個;有2家券商已參與交易的客戶賬戶數超過1000個,共有34家券商超過100個賬戶參與交易。
除了推動證券公司、通過現場檢查等方式加快完成個股期權的準備工作外,市場各方對于投資者教育工作也不放松。
據記者了解,針對投資者教育,上交所已制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并爭取在5月底完成合格投資人考試組織的各項準備;繼續督促、指導證券公司加強對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期權知識教育;加大對期權講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投資顧問等一線服務人員對期權的理解和認識。
券商期商爭覓期權人才
期權腳步漸行漸近,券商、公司近期在加緊進行硬件、客戶開發等工作的同時,對于期權人才的爭奪戰也方興未艾。
記者通過多方了解發現,目前券商對于期權人才的準備,多數是公司原有的人員,部分是剛剛招聘的,具有實戰經驗的相對較少。與此同時,期貨公司對于期權人才的儲備則多數都是剛剛招聘的,主要是面向具有海外學歷、具有實戰經驗的人員。
浙江某期貨公司人士表示,隨著三大期權(個股期權、股指期權和商品期權)即將推出,對于期貨來說,在理論上似乎更接近衍生品這個定義,而期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對于期權的準備時間也較早,目前來看,期權人才成為券商和期商爭相尋覓的對象。
事實上,有著類似跳槽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早在證券公司觸及場外業務時,期貨公司人員跳槽到證券公司的就很多,當時券商主要研究以為主的創新產品,部分券商還專門成立了創新事業部,那些人員部分就是從期貨公司過去的。”前述浙江期貨公司人士表示。
北京某券商人士表示,證券與期貨行業的每一次業務創新發展,都存在行業間人員的互相流動,這是由行業的創新發展引起的需求擴張決定的。“目前一些期貨公司的人員,以前也是證券公司的。機構在這次期權人才的爭奪中,期商人才向券商流動的現象不是很普遍,但也不在少數。”
記者在這次期權培訓的材料中發現,來自券商的人員中,一部分是風控人員,一部分是中層管理人員,最后是研究和市場人員。前述跳槽者之一就是屬于風控類型。
據悉,期貨公司引進期權人才除了面向具有海外學歷和實戰經驗的人員外,我國臺灣地區也是主要的引進渠道之一。
副總經理表示,我國臺灣地區期權市場發展較早,期權人才也相對較多,這與大陸期權市場合作有著天然優勢。另一方面,這些期權人才對大陸期權市場也比較看好,發展空間也會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