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期貨市場全力提高 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5-13 瀏覽:2939次
在深入貫徹落實新國九條精神指引下,期貨市場正迎來穩步發展的新階段。包括大商所和鄭商所在內的商品期貨交易所正在全力以赴,全力提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今年將繼續以推出大宗資源性產品期貨品種為重點,完善農林牧、化工、能源冶金等品種系列并拓展新的品種領域。”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來交易所已在多個新領域先期提交了相關品種和工具的立項申請、目前正推進多個品種的上市申請和上市準備工作;以連續交易、期權、期現貨指數工具創新及研究建設清算服務平臺為重點、完善市場體系和市場運行機制;積極跟蹤、回應產業和市場需求,推動已上市品種合約完善。
同樣,鄭商所有關負責人也強調,將以加快推進品種創新、豐富交易工具、完善規章制度建設等措施為重點,全力提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目前,鄭商所將盡快推出擇機掛牌上市晚秈稻期貨,視審批進度上市鐵合金期貨,重點推進棉紗、水泥期貨等期貨品種的研發工作。
“力爭年內推出白糖期權交易。”鄭商所負責人表示,已經做好價差期貨、商品期貨指數期貨、航運運力期貨等創新工具的上市準備工作。
上海期貨交易所則正在以推出原油期貨為突破口,抓緊原油期貨國際平臺建設,積極引入境外投資者,積極推動對外開放的相關配套政策法規的出臺,穩步推進交易所的國際化進程。
對于現有品種,大商所表示,將以鐵礦石等品種為試點,穩步推進市場對外開放。將以鐵礦石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和塑料期貨保稅交割為抓手,研究加快棕櫚油期貨國際化,穩步推進市場對外開放和國際化水平的提高。
鄭商所表示,在研究進一步降低交易保證金、交易交割成本的方式和方法,降低投資者參與成本;同時,將適應產業格局新變化,優化交割倉庫布局,合理確定品質間、倉庫間貼水設置;第三,調整部分品種倉單管理方式,方便產業客戶和機構客戶參與。通過上述措施,提升產業投資者的參與意愿,通過利用期貨市場助推企業產業升級。
上海期貨交易所則將積極推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期貨市場的運用,積極開展商業模式以及技術研究,抓住“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未來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打造行業領先的綜合交易平臺,為市場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
在以加強監管、放松管制為核心,促進監管轉型方面,大商所將通過加強日常運維管理、突發風險事件防范處置、合規監管,強化市場監管與投資者保護,有效防控市場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鄭商所將重點放在完善套保審批制度和套利交易保證金制度,方便客戶套利交易,進一步降低套利交易成本。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完善查審分離工作機制,提高對違規交易調查、處罰的規范化水平。
展望未來發展,大商所已明確了下一階段的奮斗目標:爭取到2020年上市期貨品種達到30個,年成交量達20億手,日均市場資金突破1500億元,實現交易品種、交易規模、市場資金規模三個“雙倍增”,基本實現建設亞洲重要期貨交易中心目標和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及全球重要的風險管理和定價中心夢想。
<< 返回
“今年將繼續以推出大宗資源性產品期貨品種為重點,完善農林牧、化工、能源冶金等品種系列并拓展新的品種領域。”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來交易所已在多個新領域先期提交了相關品種和工具的立項申請、目前正推進多個品種的上市申請和上市準備工作;以連續交易、期權、期現貨指數工具創新及研究建設清算服務平臺為重點、完善市場體系和市場運行機制;積極跟蹤、回應產業和市場需求,推動已上市品種合約完善。
同樣,鄭商所有關負責人也強調,將以加快推進品種創新、豐富交易工具、完善規章制度建設等措施為重點,全力提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目前,鄭商所將盡快推出擇機掛牌上市晚秈稻期貨,視審批進度上市鐵合金期貨,重點推進棉紗、水泥期貨等期貨品種的研發工作。
“力爭年內推出白糖期權交易。”鄭商所負責人表示,已經做好價差期貨、商品期貨指數期貨、航運運力期貨等創新工具的上市準備工作。
上海期貨交易所則正在以推出原油期貨為突破口,抓緊原油期貨國際平臺建設,積極引入境外投資者,積極推動對外開放的相關配套政策法規的出臺,穩步推進交易所的國際化進程。
對于現有品種,大商所表示,將以鐵礦石等品種為試點,穩步推進市場對外開放。將以鐵礦石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和塑料期貨保稅交割為抓手,研究加快棕櫚油期貨國際化,穩步推進市場對外開放和國際化水平的提高。
鄭商所表示,在研究進一步降低交易保證金、交易交割成本的方式和方法,降低投資者參與成本;同時,將適應產業格局新變化,優化交割倉庫布局,合理確定品質間、倉庫間貼水設置;第三,調整部分品種倉單管理方式,方便產業客戶和機構客戶參與。通過上述措施,提升產業投資者的參與意愿,通過利用期貨市場助推企業產業升級。
上海期貨交易所則將積極推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期貨市場的運用,積極開展商業模式以及技術研究,抓住“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未來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打造行業領先的綜合交易平臺,為市場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
在以加強監管、放松管制為核心,促進監管轉型方面,大商所將通過加強日常運維管理、突發風險事件防范處置、合規監管,強化市場監管與投資者保護,有效防控市場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鄭商所將重點放在完善套保審批制度和套利交易保證金制度,方便客戶套利交易,進一步降低套利交易成本。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完善查審分離工作機制,提高對違規交易調查、處罰的規范化水平。
展望未來發展,大商所已明確了下一階段的奮斗目標:爭取到2020年上市期貨品種達到30個,年成交量達20億手,日均市場資金突破1500億元,實現交易品種、交易規模、市場資金規模三個“雙倍增”,基本實現建設亞洲重要期貨交易中心目標和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及全球重要的風險管理和定價中心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