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鐵礦石午后跌停 塑料逆市上漲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06-30 瀏覽:3686次
點擊查看大圖
周二(6月30日)大宗商品再度遭重挫。其中,滬鎳、纖維板、鐵礦石、滬錫4品種跌停,瀝青跌4.74%,橡膠跌4.04%,PTA跌3.43%,螺紋鋼跌3.22%,錳硅跌3.12%,熱軋板跌2.67%,棕櫚油跌2.53%,雞蛋跌2.39%,玻璃跌2.27%,豆粕跌2.26%,豆油、滬鋅、菜粕、滬鉛、菜油、大豆、玉米跌幅超1%。漲幅方面,LLDPE逆勢上揚1.49%。
鋼材
點擊查看大圖
現貨市場:20mm HRB400螺紋鋼上海報價2030元/噸,持平;廣州報價2310元/噸,持平;北京報價2060元/噸,持平;福州報價2130元/噸,跌30元/噸。
消息:(1)50個國家正式簽署亞投行協定中國投票權占26.06% (2)安監總局:力爭年內關閉所有9萬噸/年及以下小煤礦 (3)BDI指數創年內新高航運公司半年報業績預計普漲 (4)澳洲62%粉礦CFR參考報價60美元/噸,跌0.25.
庫存: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倉單日報為15889噸,持平。
小結:隔夜RB1510合約減倉下行。當前“梅雨”侵襲,成交量難有好轉,雖不斷有鋼廠減產檢修,但未達一定規模,而鋼廠賣材變現意愿較濃。操作上建議,空單依托2200持有。
棕櫚油
點擊查看大圖
外盤走勢: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周一下滑,追隨其它植物油市場的跌勢,因謹慎的投資者在關注希臘可能發生的債務違約的影響。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9月棕櫚油期貨收低0.5%,報每噸2,266馬幣,盤中徘徊在2,260-2,277馬幣之間。
消息方面: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A)表示,6月1日到20日期間,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預計比上月同期減少1.8%,因為主產區沙巴州的單產下降。
現貨方面:6月29日,國內棕櫚油現貨價格整體持穩,場內觀望情緒濃郁,現貨交投欠佳。天津地區:貿易商報價,24度棕櫚油5050元/噸,跌40元/噸。日照地區:工廠報價,24度5050元/噸,持平。張家港地區:東海糧油報價,24度5050元/噸,持平。靖江地區:龍威報價,進口24度5000元/ 噸,持平。廣州地區:龍威報價,24度5000元/噸,跌20元/噸。
倉單方面,棕櫚油倉單0張,較上一個交易日持平。
觀點總結:厄爾尼諾繼續演變以及馬幣下跌,利好于棕櫚油市場,不過出口增長放慢,易引發需求前景擔憂,或限制上行空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保持寬幅震蕩走勢;國內油脂庫存持續小幅回升,購銷格局清淡,現貨維持平穩運行。技術上,棕櫚油1601合約跟隨豆油回落,整體維持振蕩格局不改,下方支撐關注5000元/噸關口,建議短線在5000-5200元/噸區間內高拋低吸,止損各30元/噸。
步入6月以來,盡管海南天膠產區旱情因素一度崛起,但投資者做多信心并未因此受到鼓舞。相反地,隨著人工降雨以及熱帶風暴陸續“惠顧”天膠產區之后,市場關注焦點開始轉移至輪胎行業的成本端(復合膠新規即將實施)以及銷售端(美國“雙反”裁定落地)。二者形成“雙殺效應”,引發利空情緒抬頭,導致滬膠主力1509合約持續回落,期價接連失守重要支撐位,再現低迷之態。
成本端:用膠成本抬升加大企業虧損
雖然此前國內輪胎行業對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復合橡膠通用技術規范》存在較高的抵觸情緒,也曾強烈建議有關部門能聽取行業呼聲,做出調整復合膠新標準的舉動,但事實卻是遲遲得不到政策“照顧”。筆者預計,復合膠新規實施將無任何變動懸念,輪胎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對比復合膠新舊標準,最大的區別在于生膠含量由以往的95%—99.5%降至88%。而對輪胎企業來說,新標復合膠通用性大幅降低,這無形中增加了使用管理的復雜程度和加工能耗。尤其處在今年以來輪胎企業生存環境趨于惡化、利潤產值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政策再添利空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5月,統計企業輪胎產量下降8.27%,產成品庫存(值)上升11.4%,銷售收入下降14.32%,實現利潤下降32.51%。42家統計企業中,虧損額為4.36億元,增幅達171%,虧損面達23.81%。其中,內資企業虧損額為39051萬元,增幅更是高達199.52%。在產值下降、虧損程度加深的處境下,輪胎企業為求生存,唯有采取壓縮購膠規模,放緩采購頻率,降低天膠原料成本的措施才能保命自救。而國內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自4月底以來所呈現的季節性去庫存節奏,從速度上遠超2013年和2014年同時段,前者為36.4%,而后者分別為9.17%和5.55%。這種顯性庫存非常態速率的下降,再配合4—5月國內進口天膠規模水平,筆者認為,外部進口萎縮導致庫存回落占主導成分,同時也恰恰說明國內輪胎企業用膠規模萎縮是庫存和進口雙降的根本原因。
銷售端:天膠需求遭遇內外雙困局面
今年以來,在中國經濟轉入“新常態”模式下,國內終端消費持續偏弱在重卡市場陷落之后,負面效應傳導至上游輪胎行業,令其產成品庫存積壓而開工率下降,從而加重企業虧損程度。由于美國時間6月1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乘用車及輕卡車輪胎反傾銷及反補貼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輪胎存在傾銷及補貼行為。可以預見,國內輪胎企業無力改變美國反傾銷稅率的最終實施,下半年輪胎行業還將面臨生存考驗。其實今年以來,國內輪胎行業便主動降低開工率維持低產及謹慎采購原料的策略。
除了外部因素外,國內輪胎銷售終端市場也不樂觀。據了解,由于汽車生產企業產能過剩以及經銷商盲目投資,加之今年前5個月汽車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多重因素疊加導致目前國內汽車經銷商集中虧損,并且呈蔓延趨勢。目前經銷商汽車庫存系數自2月以來已連續4個月高于1.5的警戒線水平。截至5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70,環比上升2%,同比上升11%,庫存壓力繼續加大。
綜合來看,在輪胎行業成本端以及銷售端雙重負面因素壓制下,原料采購低迷之態已然傳導至上游天膠價格。考慮到接下來消費端又將迎來淡季,而供給端壓力卻隨之增強,膠價承壓力度可能還會增加。因此,未來滬膠存在繼續下行的空間,市場逢反彈拋空的意愿不會減弱。(作者單位:寶城期貨)
鐵礦石價格曾在4月初跌至十年最低水平,不過二季度價格累計漲幅達21%,符合技術理論上漲20%即步入牛市的定義。另外,就目前來看,鐵礦石價格仍處于反彈區間,并有望創下2013年以來的首個季度性上漲。但即便如此,鐵礦石市場的看空聲音仍是一片。
分析認為,二季度推升鐵礦石價格的主因之一就是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下滑。據數據顯示,中國主要港口總庫存上周就下滑了2.1%,至8030萬噸,是201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當前,人們再次意識到,二季度出現的供應短缺只是暫時的,鐵礦石市場供應過剩壓力依舊不減。此仍是價格反彈的大礙。
周二,澳大利亞將2015年鐵礦石價格預估下調10%,至每噸54.40美元,指因中國鋼鐵部門前景黯淡。澳大利亞工業科學部的預估大幅低于三個月前預計的每噸60.40美元,且遠低于1月觸及的每噸94美元。該部門在其最新的季度報告中稱:“預計2015年和2016年中國鋼鐵產量將萎縮,因海運鐵礦石供應增加。”
澳新大宗商品分析師預計未來三個月鐵礦石價格將降至每噸53美元,2016年料保持在每噸60美元下方。但這仍比花旗集團的預估樂觀。花旗集團預計第三季度鐵礦石價格將降至每噸48美元,第四季度恐進一步跌至每噸38美元。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也認為,隨著低成本供應激增導致過剩規模進一步擴大,鐵礦石價格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守不住40美元/噸。凱投宏觀高級大宗商品經濟學家Caroline Bain日前表示,供應過剩將在未來6個月變得更為明顯。即使全球最大消費國中國刺激消費的舉動可能令該國礦石需求增加,但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石將更多地涌向國際市場,這將令價格進一步承壓。
另外,海運鐵礦石供應將繼續大規模涌入市場是未來壓低價格的主要因素。澳大利亞和巴西礦石供應占全球海運礦石出口量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