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能源研究

期市首個國際化品種原油期貨或明年上半年上市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中證網    時間:2014-12-15    瀏覽:3236次

        繼股市滬港通之后,期市首座國際化“橋梁”也將通車。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這意味著我國期貨市場首個國際化品種原油期貨上市工作步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下一步,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上海期貨交易所將全面支持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與有關各方進一步協商,在配套政策出臺的情況下,認真做好市場組織、規則制定、技術系統、投資者教育等各項工作,切實完善市場監管和風險防范制度,做好市場培訓和輿論宣傳工作,確保原油期貨順利推出和平穩運行。
   業內分析人士預計,如果順利,原油期貨或在明年上半年上市。
   原油是國際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原油期貨也是國際市場上最重要的期貨品種。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曾經建立了石油交易所,推出過原油期貨。但由于當時市場經濟體系尚不健全,石油期貨交易發育不良,在后來的期貨行業整頓中,國家取消了原油期貨品種。此后,國內石油企業在規避價格風險時,不得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使用套保工具。期間中航油在新加坡交易所的巨虧事件,又引發了我國石油企業是否應該進行期貨交易的疑慮。但是,從國家利益和企業應對業務日益國際化的需求出發,國內要求推出原油期貨的呼聲一直不斷。
   即將上市的原油期貨將采取“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基本方案。我國原油期貨平臺已經確定將引入符合資質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原油期貨交易。這是我國期市首次引入境外投資者。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認為,原油期貨交易平臺的推出,有助于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建設。如果能夠利用原油期貨等國際化品種的金融平臺,實現期貨市場國際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緊密結合,在國際市場為人民幣“走出去”又打開一個通道,將對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產生重要的助推作用。
   新華都商學院副院長、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國原油期貨的推出可以提高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定價的影響力。
   我國已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2013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達到58.1%,但我國石油供需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力卻非常有限。目前,我國原油進口多以Brent等國際石油期貨市場價格進行計價,是一個徹底的跟隨者。這種議價能力的缺失,使得我國石油企業即使在國內供需形勢與國際形勢背離時,也只能被動接受國際石油價格,從而遭致較大損失。
   隨著國際能源交易平臺的建成和原油期貨的推出,我國石油供需形勢會在交易過程中得到客觀真實的體現,為我國石油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提供價格參考依據。這意味著我國推出的原油期貨價格將有可能成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進行石油貿易的基準價格之一,從而提高我國在國際石油貿易談判中的主動權。
   對于發展我國原油期貨市場的政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建議,應吸引眾多市場參與主體,打破石油市場的壟斷;建立更具開放性和操作性的市場交易機制;建立和完善我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同時推進石油金融一體化,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