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教育
債券投資者權益保護教育專項活動——資產證券化業務知識問答(三)
來源: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中國證監會公司債券監管部 時間:2017-12-14 瀏覽:3307次
一、什么是超額利差的增信方式?
答:超額利差是指基礎資產池所產生的利息流入大于資產支持證券支付給投資者的利息和各類稅費的總和,一般在債權類基礎資產中使用較多。采用超額利差增信的資產證券化產品會建立相應的利差賬戶,在產生超額利差時會將相應的現金流存入該賬戶,當發生違約事件時可通過該賬戶中的資金對投資者提供一定的損失保護、
二、什么是資產證券化的超額覆蓋?
答:指基礎資產特定期間能夠產生的現金流超過資產支持證券特定期間內預計支付的本息金額,并以此提供一定的信用增級。
三、什么是資產證券化的現金儲備賬戶?
答:現金儲備賬戶是指設置一個特別的賬戶建立的準備金制度,當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入不足時,使用現金儲備賬戶內的資金彌補投資者的損失。
四、什么是資產證券化的流動性支持?
答:在資產證券化產品存續期內,當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短期波動,無法滿足資產支持證券本息支付時,由流動性支持機構提供資金支持。該流動性支持只是為未來收入代墊款項,并不承擔信用風險。
五、什么是資產證券化的差額支付?
答:指以差額支付承諾人擔保的方式,承諾對基礎資產收益與投資者預期收益的差額承擔不可撤銷、無條件的補足義務。
六、什么是信用觸發機制?
答:信用觸發機制是指與原始權益人/資產服務機構或擔保人的主體評級或運營狀況、資產池的累計違約率等指標相掛鉤的機制,例如:現金流劃轉機制、權利完善事件、加速清償事件、違約事件、提前終止循環購買(如有)事件、提前終止事件等。
七、資產證券化中的“真實出售”是指什么?
答:資產證券化中“真實出售”即原始權益人真正把證券化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轉讓給了特別目的載體(SPV)。基礎資產只有經過真實出售,才能夠和原始權益人的經營風險相隔離。基礎資產一旦實現真實出售,即使原始權益人由于經營不善而破產,原始權益人的債權人和股東對基礎資產也沒有任何追索權。同樣,如果基礎資產不足以償還本息,投資者的追索權也僅限于基礎資產,對原始權益人的其他資產也沒有任何追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