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您的位置:首頁--投資者教育--其他

基差與套期保值

來源:網絡公開信息    時間:2008-05-21    瀏覽:3764次

基差與套期保值
             
基差與套期保值

  市場具有遠期價格發現和風險控制兩種基本功能,期貨價格作為一種遠期價格,是在交易所內,通過集中競價形成的,它反映了人們對某現貨商品,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供求關系的認可。期貨上漲,供求關系趨緊,需求大于供給;反之,供求關系趨談,供給大于需求。它反映了一種大眾趨從心理,不是現實的市場價格,相對現貨價格具有更強的流動性,使投機獲利成為可能。

  期市的參與者,可分為套期保值和投機交易獲利者,前者作為市場的主力,使市場得以健康發展,后者作為市場風險的主要承擔者,使套期保值成為可能。套期保值是現貨和期貨相結合的雙重交易,本質上反映兩個市場之間的互補性,即在現貨市場上可能遭受的價格風險,由于在期市上做了套期保值而得以轉移,具體可分為買期保值和賣期保值。

  對于經銷商來說,兩個月以后交貨的商品,是按現在的市場定價的,兩個月以后的成本價應包括,這期間的倉儲費、所占用的資金利息、貨物的費、以及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使經銷商虧本。而通過期市,則可把這部分風險轉移到投機者身上。具體作法可舉例如下: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10月 賣出50噸(合同)14800元/噸 買進10手RU0601

  15800元/噸

  12月 買進天然橡膠50噸(合同)15200元/噸 賣出10手RU0601

  16200元/噸

  虧損50噸*400元/噸

  共2萬 盈利10手*400元/噸*5噸/手

  共2萬

  通過期市和現貨市場的交叉操作,基本可做到盈虧抵消,損失的不過是在期市上付出的一點手續費,以上是買期保值的例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相同數量的同一種商品,在兩個市場上的操作順序是互為反方向的。

  期市的風險轉移功能,或者是套期保值得以實現是基于這樣一個前提: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一致性,即共同的漲跌方向。但在實際交易中,現貨價常常與期貨價格背馳,尤其是漲跌幅度上存在明顯差異,它們之間的相對強度,導致了套期保值風險的存在,如何管理風險做好保值,我們引進基差的概念。

  基差是指某商品當時的現貨價格與該種商品最近交割月份的期貨價格之差,可分為買入基差和賣出基差,與買期保值和賣期保值互為反方向,買入期貨的同時賣出現貨稱為買期保值,它們之間的價差稱為賣出基差。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走勢大體是相同的,這是套期保值得以實現的前提,但走勢相同不等于價格變動幅度相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基差變化不一致,使操作結果不是稍有盈余就是小有損失,為避免基差變化帶來的損失,可按一定基差買賣現貨進行保值,具體操作如下:

  (1)賣期保值:

  購進天然橡膠14800元/噸 賣出RU0601 15000元/噸 買入基差-1000

  售出天然橡膠14500元/噸 買進RU0601 15500元/噸 賣出基差-1000

  基差交易計算結果:賣出基差-買入基差=0

  盈虧互補,不賺不賠。

  (2)買期保值:

  賣出天然橡膠15000元/噸(合同)買入RU0601 16000元/噸 賣出基差-1000

  買進天然橡膠15200元/噸 賣出RU0601 15800元/噸 買入基差-600

  基差交易計算結果:賣出基差-買入基差=-400

  即保值交易中每噸虧損400元

  從以上例子中看出現貨與期貨之間變動的差價反映出套期保值的結果,基差的確定是套期保值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所在,在套期保值操作前,先要確定有利的基差,把成本和利潤進行計算以后,定出以何種市價買賣商品,舉例說明如下:

  某經銷商以14800元/噸 購進天然橡膠,為避免價格下跌,在交易所賣出RU0601,價位16200元/噸,確定買入價差為-1400,如果他想在這筆交易中獲利,首先確定高于-1400的賣出基差,通過確定成本、運費、倉儲費、利潤等,比如說是-1000。他找到買家意愿以1000元基差買入,成交日期可在RU0601到期前任何時間內,有買方選擇。在這種情況下,買進的基差為-1400元,賣出的基差為-1000元,它可以賺取400元的差額,不管現貨和期貨價格如何變動,都不受影響,假如兩個月以后RU0601漲至16600元/噸 ,按基差-1000計算的現貨價格是15600元/噸 。列表如下: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10月 買進天然橡膠

  14800元/噸 賣出RU0601 16200元/噸 買入基差-1400

  12月 賣出天然橡膠,價格為12月期貨價格-1000元/噸=15600元/噸 買入RU0601 16000元/噸 賣出基差-1000

  盈利800元/噸 虧損400元/噸

  凈盈利400元/噸

  通過首先確定賣出基差-1000,即可實現確定(-1000)-(-1400)=400元/噸,盈利目標。這里有個問題,為什么買家愿意按照12月期貨價格減去1000元/噸,買進現貨,而不直接以15600元/噸 買進,主要原因是他對行情看跌,如果先將價格固定下來不一定有利,而按照基差確定價格,比較靈活,既可保證供應,又能使價格向有利自己的方向轉化。

  綜上所述,雖然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經常變化,且幅度不一致,必然導致基差的擴大或者縮小,但是交易者選擇了有利于自己的基差,就可排除固定作價帶來的風險,萬無一失獲得盈利,而不管市場價格是上漲還是下跌。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