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教育
金融期貨概念及其分類
來源:網絡公開信息 時間:2008-05-08 瀏覽:3292次
金融期貨概念及其分類
<< 返回
所謂金融期貨,是指交易所按照一定規則反復交易的標準化金融商品合約。這種合約在成交時雙方對規定品種、數量的金融商品協定交易的價格,在一個約定的未來時間按協定的價格進行實際交割,承擔著在若干日后買進或賣出該金融商品的義務和責任。
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金融市場日益動蕩不安,利率、匯率、股市急劇波動,為了適應投資者對于規避價格風險、穩定金融工具價值的需要,以保值和轉移風險為目的的金融 期貨便應運而生。例如在匯率和利率的大幅波動情況下,持有者、貿易廠商、銀行、企業等在現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外匯的同時,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金額大致相當的期貨合約。在合約到期時,因匯率變動造成的現匯盈虧,便可由外匯期貨交易上的盈虧彌補。
發展歷史不過30多年,但金融衍生品市場因具備價格發現和風險轉移等期貨屬性而迅速搶占了原有的金融市場份額。在全球范圍內,金融期貨等衍生品成交規模在期貨交易中的比重已從1976年的不足1%,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在世界各大金融衍生品市場上,交易活躍的外匯、利率、股指等金融期貨合約有幾十種。歐美等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成交規模近幾年大幅上升,韓國等亞洲國家也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實現了金融衍生品成交額遠遠超過現貨交易。
金融期貨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外匯(匯率)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