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教育
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專欄
您的位置:首頁--投資者教育--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專欄【新書連載】《期海護航-期貨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一)
來源:轉自 中期協發布 時間:2015-03-04 瀏覽:4482次
【新書連載】《期海護航-期貨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一)
一、期貨交易的特點
投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前,應當了解期貨交易的以下特點。
1.交易標的標準化。期貨交易的標的——期貨合約是高度標準化的,在合約中,除了合約價格外,其他內容都是標準化的、既定的,投資者不需要就交易的具體條款進行協商。
2.場內集中競價交易。期貨交易的所有買賣指令都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集中競價成交。
3.保證金交易。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只需要按照合約價值的一定比率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保證,即可進行數倍于保證金的交易,也就是杠桿交易。
4.雙向交易。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期貨合約開始交易,也可以通過賣出期貨合約開始交易,既允許先買后賣,也允許先賣后買。
5.對沖了結。投資者只要對前期建倉進行平倉即可結束交易,一般不需要交割。
6.當日無負債結算。每日交易結束后,計算投資者所有盈虧、交易保證金、手續費、稅金等,并據此進行資金劃轉,保證金不足的,應當及時補足。
需要強調的是,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的本質區別是交易目的不同,以及由此導致的功能作用不同。實務操作上則表現為現貨交易場所和期貨交易場所的實物交割率不同。現貨交易以轉移商品所有權為目的,交易的履行通過實物交割的方式進行,交易的功能是實現商品的流通;期貨交易不以轉移商品所有權為目的,絕大部分交易以對沖平倉方式了結,交易的功能是發現價格、轉移風險。
相比于期貨,股票交易屬于現貨交易,交易標的實際上是上市公司的股權,在交易過程中,股票交易采用全額的現金交易,不存在資金的杠桿效應,在交易方式上一般只能先買后賣,不需要中途追加資金,賬面盈虧不是每日結算劃轉,還可以長期持有,沒有到期交割要求,不實行強行平倉、強制減倉等制度。由于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有明顯區別,投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時,一定要了解期貨交易的特點。一些有過股票交易經歷的投資者有時容易按照買賣股票的方式進行期貨交易。這種交易方式會給投資者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對此,需要特別注意。
二、期貨交易中的常見風險
期貨交易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并且由于以上的交易特點,風險因素被放大,投資者在期貨交易中面臨著比現貨交易、其他金融產品交易更高的風險。期貨投資者面臨的常見風險有以下幾個方面。
1.價格風險,是指價格波動使投資者的期望利益受損的可能性。價格風險是由于價格變化方向與投資者的預測判斷和下單期望相背而產生的。價格風險是投資者的主要風險。
2.委托風險,是指投資者在選擇期貨公司,確立委托關系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投資者在選擇期貨公司時應當對期貨公司的規模、資信、經營狀況等進行比較,確定最佳選擇后與期貨公司簽訂合同,如果選擇不當,可能會給投資者將來的業務帶來不便和風險。
3.交易風險,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包括由于市場流動性差,交易難以迅速、及時、方便地成交所產生的風險,以及當期貨價格波動較大,保證金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投資者可能面臨被強行平倉的風險。
4.交割風險,是指投資者在準備或者進行期貨交割時產生的風險。期貨合約到期后,所有未平倉合約都必須進行交割,因此,不準備進行交割的投資者應當在期貨合約到期之前或交割月到來之前將持有的未平倉合約及時平倉,免于承擔交割責任。在商品期貨交易中,由于個人投資者不能參與交割,必須按照交易規則及時平倉,否則就會被強行平倉。
5.投資者自身因素而導致的風險。投資者自身的素質、知識水平、進行期貨交易的經驗和操作水平等都是影響風險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價格預測能力欠佳,缺少系統的方法,僅僅憑消息或者主觀隨意猜測,當價格走勢與判斷相違背時,自然出現虧損;(2)滿倉操作,承受過大的風險,投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時,如果只看到獲取利潤的機會而忽視其中蘊含的風險,習慣滿倉操作,一旦遭遇價格稍大的波動,就會導致大部分的資金損失,甚至透支或穿倉;(3)缺乏處理高風險投資的經驗,實踐中,經常有投資者因為拒絕止損而最終導致重大損失,另外,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套期保值失敗的事件也經常出現。
除上述風險外,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還面臨著因計算機系統故障或人為操作錯誤帶來的風險,如買賣方向錯誤、交易軟件感染病毒等。
三、防范期貨交易風險的措施
為了維護自身投資的權益,保障財務的安全,投資者通常可以采用一些風險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了解和認識期貨交易的基本特點。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前必須對期貨交易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掌握識別交易中欺詐行為的方法,維護自身權益。
2.慎重選擇期貨公司。認真了解期貨公司的資信情況、經營業績、業務資格以及有關的規則和制度。選擇安全可靠的期貨公司,降低不必要的風險。
3.制定并執行正確的投資策略,將風險降至可以承受的程度。投資者在開始交易前要認真考慮期貨風險,正確評估自身經濟實力,分析期貨價格變動規律,制定并執行正確的投資策略,降低投資風險。
4.規范自身行為,提高風險意識和心理承受能力。投資者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交易規則等,約束自身行為,嚴禁違法交易,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嚴格履約。同時,提高風險意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還要建立并有效執行內部風險監控和處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