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教育
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專欄
您的位置:首頁--投資者教育--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專欄【期海護航】期貨民事案件中的經驗教訓——思考與啟示
來源:轉自 中期協發布 時間:2015-07-03 瀏覽:4273次
【期海護航】期貨民事案件中的經驗教訓——思考與啟示
啟示4:委托他人交易或代為下單前應當審慎考慮
在期貨交易過程中,有部分投資者由于輕信盈利承諾、盲目信任他人、時間精力不足以及其他原因,會選擇委托他人交易或代為下單,被選擇的對象包括期貨公司工作人員、居間人以及其他人員。這里要提示投資者以下三點。
1.不能委托期貨公司工作人員進行交易。按照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從業人員執業行為準則》的規定,從業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接受投資者委托代理從事期貨交易,而且各期貨公司在《期貨經紀合同》中也明確約定,投資者不得要求期貨公司或其工作人員以全權委托方式進行期貨交易。如果投資者違反合同約定,私下委托期貨公司工作人員進行交易,一旦發生糾紛,投資者很難向期貨公司主張權利。實踐中,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有的投資者為了圖方便,自己決定交易指令內容,委托熟悉的期貨公司工作人員代為下單。這種做法不值得鼓勵,期貨公司也都要求營銷人員等不得代為下單,因為這種委托在執行過程中容易演變為全權委托、擅自交易,并引發投資者與期貨公司及其工作人員的糾紛,案例4就是這種情況。
2.委托居間人進行期貨交易時應當慎重。居間人是受期貨公司或者投資者的委托,為其提供訂約的機會或者訂立《期貨經紀合同》的中介服務的公民或法人,期貨公司或者投資者按照約定向居間人支付報酬,居間人獨立承擔基于居間關系所產生的民事責任。在實踐中,有的投資者與期貨公司訂立《期貨經紀合同》后,會基于熟悉、信任等原因,委托居間人代為從事期貨交易。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居間人為了賺取更多報酬對交易不負責任,有的居間人交易水平不高,最終都導致投資者出現虧損或損失。因此,投資者在委托居間人進行期貨交易前,應當慎重考慮,并在交易過程中,及時了解交易情況。
投資者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居間人誤認為期貨公司工作人員,避免出現案例3中鄭某某的錯誤。確實需要委托居間人進行期貨交易的,應當對其身份進行確認,并在交易過程中注意防范相關風險。確認居間人身份的方式包括:向期貨公司查詢了解、向居間人本人確認,以及通過事實綜合判斷。
3.不能全權委托期貨公司進行期貨交易。當前,相關規定禁止期貨公司在經紀業務中接受投資者全權委托。《中國期貨業協會會員自律公約》第三條規定,期貨公司“不得在期貨經紀業務中從事或允許工作人員從事接受客戶全權委托進行期貨交易等超越經營范圍的業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了規定,該條規定:“期貨公司接受客戶全權委托進行期貨交易的,對交易產生的損失,承擔主要賠償責任,賠償額不超過損失的百分之八十,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當前,期貨行業已經比較規范,類似案例5中葉某委托中昌期貨營業部進行代客理財的案例不多。這種案例也比較容易辨識。不過,案例5也提示投資者不要相信期貨交易的承諾盈利。
啟示5:積極防范交易軟件和交易系統故障,妥善處理與期貨公司糾紛
投資者進行網上交易的過程中,有時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交易軟件或交易系統故障。導致出現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如軟件或系統的固有缺陷、人為疏忽、不可抗力等。這些故障往往會導致投資者喪失交易機會,并可能引發其與期貨公司之間的糾紛。案例6中邱某某與普成期貨的糾紛就是這方面的例子。在有關網上交易故障的爭議中,投資者與期貨公司雙方對爭議事實、責任歸屬往往各執一詞,中間又夾雜著機會損失的確定問題,最終導致爭議難以解決。在解決與期貨公司爭議過程中,投資者面臨最大的困難是舉證問題。由于交易軟件、交易系統的專業性、復雜性,發生故障后,投資者難以準確判斷查找故障原因、取得相關證據、確定責任歸屬,也因此經常面臨維權失敗的風險。因此,投資者在進行網上交易時,應當了解、掌握保存證據方法,注意及時保存證據,避免陷入舉證不能的困境。同時,為了保障交易順利進行,建議投資者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按照期貨公司要求配置并維護交易軟件,熟悉交易軟件功能特點及其局限性,熟練使用備用下單通道,當網上交易出現故障時,能夠有效地通過其他方式進行交易,避免損失發生。
啟示6:按照合同約定查詢了解賬戶交易情況,預防糾紛發生
以上幾個案例中,投資者與期貨公司發生糾紛,或多或少地都與未能及時查詢了解賬戶交易情況有關。因此,要提醒投資者的是,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查詢了解自己賬戶交易情況,這是投資者的合同義務,也是投資者保護自身權益的有效措施。期貨公司會在《期貨經紀合同》中約定,將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查詢系統(www.cfmmc.com或者www.cfmmc.cn)作為主要通知方式,同時通過短信、網站公告以及其他方式進行輔助通知。投資者應當及時通過這些途徑了解自己的交易、資金、權益等情況,從而合理安排交易,做好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