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教育
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專欄
您的位置:首頁--投資者教育--防范非法證券期貨專欄火眼金睛識別投資咨詢 理性投資遠離非法薦股
來源:福建證監局 時間:2018-11-15 瀏覽:3845次
近年來,隨著證券投資需求的不斷增加,各類股市“老師”“專家”“股神”粉墨登場,究竟誰是真專家,誰是偽大師?投資者應該如何識別合法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又該如何理性選擇投資咨詢服務呢?以下8條技巧,教您火眼金睛識別投資咨詢,理性投資遠離非法薦股。
一看業務資質。投資者想要辨別一家機構是否可以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應首先核查該機構是否取得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質。投資者可以通過登錄中國證監會官方網站(www.csrc.gov.cn)、中國證券業協會官方網站(www.sac.net.cn)查詢到合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名單。若通過上述官方渠道未查詢到該機構的公示信息,則不要選擇此類機構提供的服務,以免上當受騙。
二看執業資格。除了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需要取得中國證監會許可的業務資質外,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向客戶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人員也應具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投資者可以通過中國證券業協會官方網站中的從業人員執業注冊信息公示,查詢相關人員是否具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
三看營銷方式。證券投資屬于高風險投資,任何機構或個人向投資者承諾“穩賺不賠”“保證收益”都是沒有根據或難以實現的。證券法律法規規章明文規定禁止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其服務能力和過往業績進行夸大或虛假宣傳,更禁止以任何方式向投資者承諾或保證投資收益。
四看投顧協議。投資者在與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簽訂投資顧問協議前,還需特別關注以下事項: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是否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服務需求進行充分了解;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提供的投資顧問協議中是否約定了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的內容與方式、職責與禁止行為、爭議或糾紛解決方式等條款;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是否充分說明了投資風險,并讓您簽訂了具備中國證券業協會規定必備條款的書面風險揭示書,投資者可通過中國證券業協會官方網站“自律規則”欄,查詢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
五看匯款賬戶。合法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只能以其自身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投資咨詢業務,也只能以公司名義開立銀行賬戶,不能使用個人銀行賬戶、非本機構銀行賬戶或是微信轉賬等第三方平臺收取任何費用。投資者在匯款環節應當格外謹慎,切勿向合法投資咨詢機構專用收款賬戶以外的其他賬戶特別是個人賬戶匯款。
六留溝通記錄。為切實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建議投資者保存好與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之間的QQ、微信、電話、短信等聊天或溝通記錄。如若投資者在接受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服務過程中,發現該機構或是其工作人員存在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規章情形,可持保存的證據或線索材料向監管部門反映。
七持理性心態。證券投資咨詢歸根結底是由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向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的服務,最終的投資決策仍須由投資者在謹慎判斷后作出,投資風險也須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因此,投資者應當審慎對待證券投資咨詢建議,時刻保持理性投資心態,切莫過分“依賴”投資顧問提供的投資建議或者認為該建議一定會使您的投資產生盈利或避免損失。
八須依法維權。投資者在接受合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服務過程中,若發現該機構或其工作人員存在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規章的情形,可持相關證據線索材料向監管部門舉報;若投資者與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間存在合同爭議糾紛,可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民事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福建省證券期貨業協會可為您提供調解服務,聯系電話為:0591-83339322;若投資者受到了非法薦股侵害,應妥善保存好相關證據線索材料,并在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