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宗商品迎短線“熊市”
來源:鑫鼎盛期貨 時間:2017-05-09 瀏覽:3792次
過去三周,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連續暴跌,黑色系板塊領跌走勢觸目驚心,焦煤、焦炭、鋼鐵、鐵礦石等產品在過去3個交易日內全線刷新了2017年的新低。對黑色系產品來說,中線前景存在“硬傷”,可能走勢分化。
<< 返回
今年3--5月暴跌走勢中,鐵礦石成為領跌者,大連期貨交易所的鐵礦石主力合約自3月中旬數年高點跌落至本周一,幅度為35.6%;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自3月中旬高點的至今回落幅度剛好為20%;焦煤從3月底1900元/噸以上高點的回落幅度更勝一籌,為21.4%。
廣州日報記者調查廣州、深圳兩地市場,發現目前堅持“做多”的散戶目前已所剩無幾,而4月底,多數散戶依然認為黑色系產品有“后戲”。如今部分散戶已“割肉”出局,部分散戶已開始“做空”。而深圳一家期貨經紀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旗下投資黑色系產品的主流機構、企業投資者的持倉量也較4月同期下降了30%,持幣觀望與伺機做空,成為這些投資者的目前態度。
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造成黑色系產品近期價格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其一,淡季需求較往年不旺。目前仍處在3~5月的傳統淡季,除了建材螺線庫存消化尚可,板材類的消化情況不盡如人意,短線去庫存的壓力較大。其二,鐵礦石庫存量位于歷史高位。截至4月末,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達1.3195億噸。其三,技術回調壓力大,機構“做空”意愿大于“做多”意愿。2016年以來到2017年2月,黑色系板塊連續20個月暴漲,多數黑色系品種的累計漲超50%,獲利了結成了很多機構的選擇。
僅從技術面來看,本輪大宗商品的暴跌走勢,至今并沒有停歇,雖然個別品種出現了筑底跡象,但整體仍不知何時是底。專業人士提示投資者謹慎“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