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所修訂白銀期貨合約 交割品級調為“標準品”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18-03-02 瀏覽:3979次
2018年3月1日,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發布公告,對白銀期貨合約進行修訂。
此次修訂主要涉及白銀期貨交割品級的相關規定。一是將白銀期貨合約中的交割品級調整為“標準品:符合國標GB/T 4135-2016 IC-Ag99.99規定,其中銀含量不低于99.99%”;二是將白銀期貨合約附件第二條第1點調整為“用于本合約實物交割的銀錠,銀含量不低于99.99%。質量標準需符合國標GB/T 4135-2016中關于IC-Ag99.99的規定”。
2012年上期所上市白銀期貨合約時,結合當時國內白銀市場的現狀,參照當時的國標GB/T 4135-2002制訂交割品級,確定以滿足國標IC-Ag99.99等級的銀錠為白銀期貨的交割標準品。近年來,隨著白銀冶煉技術的不斷進步,白銀現貨行業的發展,市場對銀錠的標準有了更高需求。為適應市場發展,中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銀錠GB/T 4135-2002標準進行了修訂,制定了新的銀錠標準GB/T 4135-2016.2016版國標已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實施。2016年國標對銀錠雜質元素含量、銀錠物理規格等進行了修改。總體而言,2016版國標提高了銀錠的質量標準,且目前多數白銀冶煉企業能夠并且已經按照新版國標進行生產。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白銀期貨的交割品級作出修正,以便更好地服務白銀產業。
對于白銀期貨交割品級的修訂內容,上期所對白銀生產企業、消費企業、貿易企業、指定交割倉庫及相關期貨公司會員等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
業界普遍認為,新的標準符合產業和市場發展方向, 執行層面沒有大的技術障礙。同時,修訂的合約及附件實施后,白銀品種的交割品標準和規范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對于市場功能發揮和風險管理都有進一步推動作用,有利于期現貨市場的結合。此次修訂案發布后將留出一段過渡期,以確保白銀期貨交割工作的平穩運行和市場各方對修訂條款的充分理解。
<< 返回
此次修訂主要涉及白銀期貨交割品級的相關規定。一是將白銀期貨合約中的交割品級調整為“標準品:符合國標GB/T 4135-2016 IC-Ag99.99規定,其中銀含量不低于99.99%”;二是將白銀期貨合約附件第二條第1點調整為“用于本合約實物交割的銀錠,銀含量不低于99.99%。質量標準需符合國標GB/T 4135-2016中關于IC-Ag99.99的規定”。
2012年上期所上市白銀期貨合約時,結合當時國內白銀市場的現狀,參照當時的國標GB/T 4135-2002制訂交割品級,確定以滿足國標IC-Ag99.99等級的銀錠為白銀期貨的交割標準品。近年來,隨著白銀冶煉技術的不斷進步,白銀現貨行業的發展,市場對銀錠的標準有了更高需求。為適應市場發展,中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銀錠GB/T 4135-2002標準進行了修訂,制定了新的銀錠標準GB/T 4135-2016.2016版國標已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實施。2016年國標對銀錠雜質元素含量、銀錠物理規格等進行了修改。總體而言,2016版國標提高了銀錠的質量標準,且目前多數白銀冶煉企業能夠并且已經按照新版國標進行生產。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白銀期貨的交割品級作出修正,以便更好地服務白銀產業。
對于白銀期貨交割品級的修訂內容,上期所對白銀生產企業、消費企業、貿易企業、指定交割倉庫及相關期貨公司會員等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
業界普遍認為,新的標準符合產業和市場發展方向, 執行層面沒有大的技術障礙。同時,修訂的合約及附件實施后,白銀品種的交割品標準和規范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對于市場功能發揮和風險管理都有進一步推動作用,有利于期現貨市場的結合。此次修訂案發布后將留出一段過渡期,以確保白銀期貨交割工作的平穩運行和市場各方對修訂條款的充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