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交量連續下滑期指料延續震蕩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5-05 瀏覽:3599次
4月30日,股指期貨IF1405合約下跌0.51%,全周累計下跌1.14%,下行趨勢并未改變。此外,上周期指市場的成交量逐步萎縮,4月最后一日成交量更是創下近兩周新低。大戶持倉變動方向雖有分歧,但多空持倉量雙雙下滑,顯示市場情緒低迷。目前政策走向難以預期,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在此背景下期指震蕩探底是大概率事件。
期指成交量創兩周新低
4月30日,期指一直維持窄幅震蕩格局,不過尾盤卻突然跳水,主力合約IF1405全天下跌0.51%,貼水幅度進一步擴大至11.66點。縱觀4月的最后一周,主力合約IF1405走出陰陽交替的態勢,但29日的一個陽線仍無法阻止期指下探的總體勢頭,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結束后,期指報收于2147點,全周累計下跌1.14%,始于4月中旬的下行趨勢并未改變。與之相比,4月末的現貨市場則相對平穩,4月30日指數小幅震蕩后微漲0.1%,連續兩天的上漲止住了下滑勢頭。
上周三個交易日內,股指期貨市場成交量逐步萎縮,即便在期指唯一上漲的29日,成交量也處于低位,4月30日IF1405主力合約的成交量更是只有41.93萬手,創下兩周內的最低值。可見,投資者并不積極,觀望意愿濃厚。
持倉方面,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統計數據顯示,4月30日前20會員席位的多單和空單均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空頭大戶席位的布局依舊出現分歧。其中,中信期貨席位的凈空持倉量為16991手,較上一交易日增加485手,做空兵力已連續五個交易日處于上升態勢。而海通期貨期貨的凈空持倉量為2474手,廣發期貨席位凈空持倉量為5227手,二者較上一交易日分別減少了1473手、817手,總體而言,空頭減持力度較大。
總的看,無論是指數的陰跌、成交量的萎縮還是大戶持倉的減少,投資者的謹慎態度仍表現的十分明顯,而大戶席位的分歧更是期指進入震蕩期的典型特征。
期指料延續震蕩
期指市場代表著投資者對未來指數走勢的預期。通過4月指數的反轉走勢,政策“托”而不“舉”的預期基本上形成比較廣泛的共識。此時,宏觀經濟的相對弱勢能否激發政府的微調動作,已經成為市場的主要期待。從4月下旬的走勢來看,無論經濟面還是政策面,明朗的信號仍未出現,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制約期指5月表現。
宏觀經濟方面,5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非制造業PMI為54.8%,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表明非制造業延續平穩增長勢頭,有利于國民經濟趨穩向好。不過,鑒于此前公布的制造業PMI微升0.1個百分點時市場解讀不一的情況,此次非制造業PMI數據較好是否對市場提供支撐尚難確定。
在宏觀經濟不明的情況下,政策面利好也并未得到市場的積極響應。4月28日,李克強總理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這應是一個堪比京津冀一體化的增長點。但市場并未對長江經濟帶建設作出強烈反應,顯示投資者對市場的觀望心態較重。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日發布報告稱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現象有悖于“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市場原則,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后市一旦信用風險的爆發,市場情緒可能會受到顯著沖擊,這也增添了5月市場的不確定性。
市場人士指出,5月份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有所增加,可能會制約市場的整體表現,空頭缺乏理由太過激進,多頭也沒有意愿大幅拉升,作為反映中期預期的期指料將繼續震蕩。
<< 返回
期指成交量創兩周新低
4月30日,期指一直維持窄幅震蕩格局,不過尾盤卻突然跳水,主力合約IF1405全天下跌0.51%,貼水幅度進一步擴大至11.66點。縱觀4月的最后一周,主力合約IF1405走出陰陽交替的態勢,但29日的一個陽線仍無法阻止期指下探的總體勢頭,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結束后,期指報收于2147點,全周累計下跌1.14%,始于4月中旬的下行趨勢并未改變。與之相比,4月末的現貨市場則相對平穩,4月30日指數小幅震蕩后微漲0.1%,連續兩天的上漲止住了下滑勢頭。
上周三個交易日內,股指期貨市場成交量逐步萎縮,即便在期指唯一上漲的29日,成交量也處于低位,4月30日IF1405主力合約的成交量更是只有41.93萬手,創下兩周內的最低值。可見,投資者并不積極,觀望意愿濃厚。
持倉方面,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統計數據顯示,4月30日前20會員席位的多單和空單均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空頭大戶席位的布局依舊出現分歧。其中,中信期貨席位的凈空持倉量為16991手,較上一交易日增加485手,做空兵力已連續五個交易日處于上升態勢。而海通期貨期貨的凈空持倉量為2474手,廣發期貨席位凈空持倉量為5227手,二者較上一交易日分別減少了1473手、817手,總體而言,空頭減持力度較大。
總的看,無論是指數的陰跌、成交量的萎縮還是大戶持倉的減少,投資者的謹慎態度仍表現的十分明顯,而大戶席位的分歧更是期指進入震蕩期的典型特征。
期指料延續震蕩
期指市場代表著投資者對未來指數走勢的預期。通過4月指數的反轉走勢,政策“托”而不“舉”的預期基本上形成比較廣泛的共識。此時,宏觀經濟的相對弱勢能否激發政府的微調動作,已經成為市場的主要期待。從4月下旬的走勢來看,無論經濟面還是政策面,明朗的信號仍未出現,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制約期指5月表現。
宏觀經濟方面,5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非制造業PMI為54.8%,環比回升0.3個百分點。這一數據表明非制造業延續平穩增長勢頭,有利于國民經濟趨穩向好。不過,鑒于此前公布的制造業PMI微升0.1個百分點時市場解讀不一的情況,此次非制造業PMI數據較好是否對市場提供支撐尚難確定。
在宏觀經濟不明的情況下,政策面利好也并未得到市場的積極響應。4月28日,李克強總理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這應是一個堪比京津冀一體化的增長點。但市場并未對長江經濟帶建設作出強烈反應,顯示投資者對市場的觀望心態較重。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日發布報告稱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現象有悖于“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市場原則,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后市一旦信用風險的爆發,市場情緒可能會受到顯著沖擊,這也增添了5月市場的不確定性。
市場人士指出,5月份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有所增加,可能會制約市場的整體表現,空頭缺乏理由太過激進,多頭也沒有意愿大幅拉升,作為反映中期預期的期指料將繼續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