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盛:期待“額外寬松”?不如期待日本央行明年的大手筆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5-16 瀏覽:3378次
日本央行的超級寬松措施已經經歷逾一年時間。然而,通脹不振,經濟增速緩慢,消費稅上調,市場自年初以來就一直盼望日本央行采取“額外措施”,中和這些影響。
而現在,高盛集團告訴我們,市場不應該去糾結“額外措施”,因為即使措施被推出,其影響力可能比較有限。而且一旦經濟沒有達到日本央行的預期,那么等到現有刺激措施在2014年末到期后,我們有理由期待日本央行推出更大的刺激措施。
高盛在客戶報告中指出:
我們堅持我們最基本的觀點,也就是日本央行將在7月會議中進一步采取額外措施。第一,日本央行會制定實時監控通脹波動的框架,減輕數據公布時滯的影響。第二,我們認為日本央行、安倍政府(預計將在6月啟動第二輪增長)和財務省(調整第二輪消費稅上調)將協調降低風險。是否實際落實第二輪消費稅上調的決定將取決于2014年第三季度GDP以及股價的位置,因為這會顯著影響消費者信心。由于消費稅即將上調至10%,在我們看來,日本央行將會集中關注不采取行動可能引起的風險。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將在7月采取小額刺激措施。
高盛認為,日本央行官員頻頻對經濟彰顯自信,顯示央行無意在近期推出額外寬松。同時,美國經濟復蘇勢頭正猛,美元/日元升值壓力巨大。
不論是黑田東彥還是日本央行其他官員的措辭,都沒有暗示未來勢必會推出額外寬松。日本央行可能會滿足于當前QE取得的成效,并指出經濟增速高于整體趨勢,產出缺口如預期開始彌合,根據日本經濟所定義的核心通脹也將在預期時間的中段,也就是2015年10月份達到2%的物價穩定目標。事實上,日本央行的置評同時也暗示我們對日本央行7月推出額外措施的推測的存在風險。我們也必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日本央行不采取行動會怎么樣?”
市場廣泛預期的放量寬松和日本央行的置評對立,顯示了央行預留了失望結局的空間,況且兩年內達成2%通脹目標仍然存在其可能。如果日本央行沒有在7月宣布額外寬松,那么美元/日元唱空的聲音將戛然而止。然而,在7月之前,我們預計美國經濟將從惡劣天氣以及庫存下滑的影響中徹底復蘇,隨著市場利率走高,美國對其他貨幣,包括對日元都將走高。
當然,高盛仍然認為,日本央行將會在7月采取額外措施,但是措施力度將非常有限。我們需要等待的應該是2014年底現有政策到期后,日本央行可能采取的寬松舉措。
當市場在關注未來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時,重要的是需要將其連同日本央行的一攬子寬松措施放到一起來考慮。在量化寬松計劃下,日本央行每年都會為貨幣市場注入60-70萬億日圓的流動性。到了2014年年底,額外流動性將達到270萬億日圓。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月日本央行都將注入5至6萬億日圓。額外寬松的方式可能是購買ETF,數額可能較原先購買量翻番至每年2萬億日圓,而這對于整體QE規模而言非常小。
同時需要牢記的是,日本央行結束量化寬松的時間為2014年底。這個時間表與央行所預期的通脹目標到位時間相同。然而,通脹將在更加長的時間里達標這一事實已經非常清楚。日本央行認為通脹將在2015年10月提早達標,而在我們看來,縱使到達最后期限通脹也不會達標。事實上,在最新公布的日本經濟分析中我們提到,日本核心通脹將在2014年年底達到0.8%。因此,按照日本央行書面上對貨幣政策的表述,央行會“繼續采取量化寬松,并旨在達到2%價格穩定目標,捍衛維持物價穩定的目標。”
這一表述可能最終以兩種方式表現出來。第一,日本央行可能會明確承諾將其資產負債表規模保持在270萬億美元,即對到期資產施行再投資。第二,更加激進的表現是,日本央行會繼續擴大資產購買,在2015年結束之前持續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直至價格水平達標并處于可持續狀態。不論是哪個操作,其效果都將大于今年晚些時候所謂的一款子寬松補充措施,日本資產也將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