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信息

您的位置:首頁--資訊廣場--財經信息

國內期市需豐富產品提升承載力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期貨日報    時間:2014-05-26    瀏覽:3222次

  券商衍生品業務“錢景”廣闊

  以往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的券商業務創新有了明確方向,先是關于推進券商創新發展意見的公布,后有券商創新大會上對業務產品創新的熱論,而且都是實實在在的“干貨”。尤其是5月15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提出的“支持券商開展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業務,穩妥開展衍生品業務,發展柜臺業務”,被行業人士大加贊譽,并一致看好。

  “未來券商在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業務(簡稱FICC)領域將會有大作為。”有業內人士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基于此,國內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產品亟待進一步豐富。

  “市場層面的業務創新永遠領先一步。在這些支持意見出臺前,國內有不少券商已經在摸索FICC業務的路徑和模式。”一位期貨行業人士說,目前利用股指期貨對沖自營業務風險已成不少券商的自覺選擇。另外,一些大型券商已在大宗商品領域提前布局,有的甚至已開始涉足大宗商品OTC市場。此外,為了對沖運營中外匯資產的風險,一些券商也開始嘗試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等途徑來解決。

  這種說法得到了證券業人士證實。“經過前期的研發準備,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為客戶提供股指、大宗商品的期權類產品。”國內一家券商金融工程部人士告訴記者,這些期權類產品的目標客戶主要是貿易商、私募等機構,旨在滿足這些機構日常運營的風險管理需求。該人士同時表示,當前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海通證券(600837,股吧)等大型券商都已在FICC業務上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架構和體系,一旦政策放行,其先發優勢將非常明顯。

  “未來的情況是,券商參與各類市場都會放開,剩下的就是自己選擇做不做的問題。”國內某券商創新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監管層對券商業務創新的支持很明確,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國內的場內市場產品還不夠多,而場外市場又是“小、散、雜”。上述負責人認為,近年來監管層提倡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今后除了進一步豐富場內衍生品市場產品外,還要加快建設場外衍生品市場,并形成場內、場外市場雙向良性互動的局面,“眼下券商轉型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向FICC業務及場外市場拓展是大勢所趨”。

  長江證券(000783,股吧)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未來券商的業務種類和范圍將比現在更豐富,甚至業務內涵都有可能大變,比如券商將會構建大交易類業務,以證券化類業務為核心,逐步崛起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業務部門。該報告稱,從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市場經驗看,券商的收入大多不是來自于二級市場的股票業務,而是FICC業務,如高盛等海外投行的核心盈利部門就是FICC業務部門。

  在前述期貨行業人士看來,未來券商等機構將會大量參與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市場,國內期貨市場需要盡快補“缺”,以提升市場的承載力。“目前國內期貨市場大宗商品大類產品體系構建已基本完成,除原油期貨外,大宗商品細分領域各類產品都已基本覆蓋。”這位人士表示,未來發展的重點應是金融衍生品市場,比如在權益類產品中,除現有的滬深300指數期貨外,上證50、中證500等指數期貨應及早推出。同時,還要進一步豐富國債類期貨產品,建立從短期到長期的國債衍生品線。此外,外匯類期貨、期權產品也需盡早研發上市,以滿足各類市場投資者的需求。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