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大品種夜盤交易升溫 上期所擬提前1小時開盤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6-06 瀏覽:3381次
編者按:巴西足球世界杯下周開賽,球迷們快樂的“熬夜月”隨之而來。然而,對期貨投資者來說,熬夜的日子已經習以為常。2013年7月,上期所首先推出黃金和白銀期貨夜盤交易,12月又將夜盤范圍擴大至銅、鋁、鉛、鋅四個有色金屬品種。與此同時,大商所、鄭商所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推出相關品種的夜盤交易。期貨夜盤交易的開展不僅提升了市場活躍度,也讓我國與國際期貨市場的聯動更加緊密。
上期所自去年相繼推出黃金、白銀、銅、鋁、鋅、鉛6個期貨品種夜盤交易以來,市場活躍度全面提升。據上期所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6個期貨品種夜盤交易累計成交3.61億手,成交金額33.99萬億元。
為了更多地覆蓋境外市場主流交易時段,上期所擬提前夜盤交易時間。與此同時,夜盤開市時間的提前可能會對期貨公司交易、風控等系統提出挑戰。對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日間交易時段結束后,盤后結算及夜盤系統運營維護的時間將會比較緊張,不過,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增加人員、優化作業流程等手段來解決。
夜盤交易活躍度全面提升
黃金白銀套利機會大增
自去年7月5日上線來,黃金、白銀夜盤交易持續活躍。作為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內市場投資者逐漸適應連續交易的節奏。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底,上期所6個期貨品種連續交易時段共成交3.61億手,成交金額達33.99萬億元,其中黃金期貨、白銀期貨分別成交0.35億手、2.99億手,銅、鋁、鋅、鉛分別成交2277.39萬手、159.30萬手、243.94萬手、4.76萬手。
就最早推出連續交易的貴金屬品種而言,自去年7月份上線以來至今年5月底期間,黃金期貨和白銀期貨日均成交量較連續交易上線前同期提高3.69倍和7.72倍,持倉量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87.37%和81.78%。其中連續交易時段,黃金、白銀期貨成交量分別占同期該品種量的57.61%和56.30%。與此同時,國內市場投資者也在逐漸適應連續交易的節奏,市場參與客戶數顯著增長。數據顯示,黃金和白銀期貨日均參與客戶數較去年同期上升67.09%和78.81%。
有業內人士表示,連續交易上線以來,黃金、白銀近月合約明顯活躍,逐漸形成了與紐約商業交易所(COMEX)相應品種近月合約聯動的態勢,期貨與現貨市場之間聯動性增強。與此同時,白銀主力合約出現了逐月換月的趨勢。這些變化有利于改善價格連續性,提升產品的價格發現功能。
“對于黃金白銀兩個期貨品種來說,夜盤開通之后,不僅僅是交易時間的延長,交易活躍程度的增加,也使得短線炒作和套利機會大增,這兩個品種對公司的品種交易量和手續費收入的貢獻比大幅增加。”一位北京地區期貨公司營業部經理告訴記者,隨著期市夜盤交易大面積進一步推廣,期貨公司投入將不會大幅度增加,收入增加值得期待。
盡管目前期貨夜盤交易活躍以及新品種上市提速,但從期貨公司的業績答卷看,其并未因此受益。一般而言,期貨公司的收入包括:手續費收入、自有資金及保證金利息收入、資產管理等創新業務收入等。其中手續費收入又包括公司自身的手續費和交易所返還的手續費。“手續費率不斷下調以及交易所返還大幅減少導致期貨公司整體手續費收入未能顯著提升。”一位期貨公司人士表示,除此之外,也與公司所處的戰略階段有關。目前國內有34家公司獲得了資產管理業務資格,有占總量約一半的公司獲得了投資咨詢資格,在成本上,期貨公司為戰略擴張,一直在網點、人員等方面進行投入。在收入上,投資咨詢業務收入微薄,資管收入也是屈指可數。
跟不上外盤節拍
投資者呼吁夜盤時間提前
自國內推出貴金屬、有色金屬連續交易以來,市場整體反響不錯。不過,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部分投資者表示目前參與夜盤交易的盈利空間不大。“現在國內夜盤開盤往往波動較大,隨后行情一般比較平穩,但由于國外交易時段領先國內,沒有交投的盈利空間。”一位參與夜盤交易的投資者表示。
為了更多地覆蓋境外市場主流交易時段,上期所日前就夜盤開市時間從21時提前至20時事宜,向會員單位做問卷調查。據了解,目前CME和LME等境外主要市場交易時段均已覆蓋北京時間20時及以后,而且20時以后成交開始活躍,甚至還出現階段性成交峰值的情況。同時,對期貨市場影響較大的美國經濟數據,大多都在北京時間20時30分左右發布,該時點前后市場波動也較劇烈。
“當初交易所推出夜盤,就是為了和主流交易市場同步,讓投資者可以更好把握市場走勢,規避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開盤時間滯后會讓夜盤失去原本的意義。上期所可能調整夜盤交易時間的舉措還是很及時的。”業內人士表示。
不僅是大陸的交易所設法滿足投資者更多地覆蓋境外市場主流交易時間,港交所也在籌備延長夜盤交易時間。近日,港交所公布,自今年11月3日起,將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即期貨夜盤)的收市時間,由晚上11時延長至晚上11時45分。而T+1結算時段,亦由每晚11時45分,延長至凌晨12時30分。
港交所公布,此次延長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主要視希望增加其與主要歐洲及北美市場(包括倫敦及紐約)營業時間的重疊。港交所將在未來數月,為市場參與者安排市場模擬測試,讓市場參與者確認已就新安排作好準備。根據港交所資料,目前可于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交易的合約,包括期貨、H股指數期貨、小型期貨、小型H股指數期貨、人民幣貨幣期貨。
不過,夜盤開市時間的提前可能會對期貨公司交易、風控等系統提出挑戰。“國內日間交易時段結束后,盤后結算及夜盤系統運營維護的時間可能會比較緊張,這給期貨公司技術、風控部門的人員帶來不小壓力。不過,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增加人員、優化作業流程等手段來解決。”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 返回
上期所自去年相繼推出黃金、白銀、銅、鋁、鋅、鉛6個期貨品種夜盤交易以來,市場活躍度全面提升。據上期所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6個期貨品種夜盤交易累計成交3.61億手,成交金額33.99萬億元。
為了更多地覆蓋境外市場主流交易時段,上期所擬提前夜盤交易時間。與此同時,夜盤開市時間的提前可能會對期貨公司交易、風控等系統提出挑戰。對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日間交易時段結束后,盤后結算及夜盤系統運營維護的時間將會比較緊張,不過,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增加人員、優化作業流程等手段來解決。
夜盤交易活躍度全面提升
黃金白銀套利機會大增
自去年7月5日上線來,黃金、白銀夜盤交易持續活躍。作為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內市場投資者逐漸適應連續交易的節奏。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底,上期所6個期貨品種連續交易時段共成交3.61億手,成交金額達33.99萬億元,其中黃金期貨、白銀期貨分別成交0.35億手、2.99億手,銅、鋁、鋅、鉛分別成交2277.39萬手、159.30萬手、243.94萬手、4.76萬手。
就最早推出連續交易的貴金屬品種而言,自去年7月份上線以來至今年5月底期間,黃金期貨和白銀期貨日均成交量較連續交易上線前同期提高3.69倍和7.72倍,持倉量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87.37%和81.78%。其中連續交易時段,黃金、白銀期貨成交量分別占同期該品種量的57.61%和56.30%。與此同時,國內市場投資者也在逐漸適應連續交易的節奏,市場參與客戶數顯著增長。數據顯示,黃金和白銀期貨日均參與客戶數較去年同期上升67.09%和78.81%。
有業內人士表示,連續交易上線以來,黃金、白銀近月合約明顯活躍,逐漸形成了與紐約商業交易所(COMEX)相應品種近月合約聯動的態勢,期貨與現貨市場之間聯動性增強。與此同時,白銀主力合約出現了逐月換月的趨勢。這些變化有利于改善價格連續性,提升產品的價格發現功能。
“對于黃金白銀兩個期貨品種來說,夜盤開通之后,不僅僅是交易時間的延長,交易活躍程度的增加,也使得短線炒作和套利機會大增,這兩個品種對公司的品種交易量和手續費收入的貢獻比大幅增加。”一位北京地區期貨公司營業部經理告訴記者,隨著期市夜盤交易大面積進一步推廣,期貨公司投入將不會大幅度增加,收入增加值得期待。
盡管目前期貨夜盤交易活躍以及新品種上市提速,但從期貨公司的業績答卷看,其并未因此受益。一般而言,期貨公司的收入包括:手續費收入、自有資金及保證金利息收入、資產管理等創新業務收入等。其中手續費收入又包括公司自身的手續費和交易所返還的手續費。“手續費率不斷下調以及交易所返還大幅減少導致期貨公司整體手續費收入未能顯著提升。”一位期貨公司人士表示,除此之外,也與公司所處的戰略階段有關。目前國內有34家公司獲得了資產管理業務資格,有占總量約一半的公司獲得了投資咨詢資格,在成本上,期貨公司為戰略擴張,一直在網點、人員等方面進行投入。在收入上,投資咨詢業務收入微薄,資管收入也是屈指可數。
跟不上外盤節拍
投資者呼吁夜盤時間提前
自國內推出貴金屬、有色金屬連續交易以來,市場整體反響不錯。不過,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部分投資者表示目前參與夜盤交易的盈利空間不大。“現在國內夜盤開盤往往波動較大,隨后行情一般比較平穩,但由于國外交易時段領先國內,沒有交投的盈利空間。”一位參與夜盤交易的投資者表示。
為了更多地覆蓋境外市場主流交易時段,上期所日前就夜盤開市時間從21時提前至20時事宜,向會員單位做問卷調查。據了解,目前CME和LME等境外主要市場交易時段均已覆蓋北京時間20時及以后,而且20時以后成交開始活躍,甚至還出現階段性成交峰值的情況。同時,對期貨市場影響較大的美國經濟數據,大多都在北京時間20時30分左右發布,該時點前后市場波動也較劇烈。
“當初交易所推出夜盤,就是為了和主流交易市場同步,讓投資者可以更好把握市場走勢,規避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開盤時間滯后會讓夜盤失去原本的意義。上期所可能調整夜盤交易時間的舉措還是很及時的。”業內人士表示。
不僅是大陸的交易所設法滿足投資者更多地覆蓋境外市場主流交易時間,港交所也在籌備延長夜盤交易時間。近日,港交所公布,自今年11月3日起,將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即期貨夜盤)的收市時間,由晚上11時延長至晚上11時45分。而T+1結算時段,亦由每晚11時45分,延長至凌晨12時30分。
港交所公布,此次延長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主要視希望增加其與主要歐洲及北美市場(包括倫敦及紐約)營業時間的重疊。港交所將在未來數月,為市場參與者安排市場模擬測試,讓市場參與者確認已就新安排作好準備。根據港交所資料,目前可于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交易的合約,包括期貨、H股指數期貨、小型期貨、小型H股指數期貨、人民幣貨幣期貨。
不過,夜盤開市時間的提前可能會對期貨公司交易、風控等系統提出挑戰。“國內日間交易時段結束后,盤后結算及夜盤系統運營維護的時間可能會比較緊張,這給期貨公司技術、風控部門的人員帶來不小壓力。不過,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增加人員、優化作業流程等手段來解決。”上述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