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再談貨幣政策:砸錢治不了中國經濟“內科病”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6-25 瀏覽:3231次
人民日報發文稱砸錢治不了中國經濟“內科病”,降準并非靈丹妙藥,貨幣政策解決不了當前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這是人民日報面對經濟放緩連續兩天發表對經濟的觀點,前一天人民日報稱要警惕“別有用心者”唱空樓市的真正目的—擾亂市場。
周三人民日報綜述各方觀點稱,
兩次定向降準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發生轉向,市場預期未來有可能全面降準。但是如果貨幣全面開閘危害大巨大
表面上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通脹水平不高,似乎具備了降準的條件。然而,深入觀察,目前并非全面降準時機。
人民日報援引專家觀點稱:
“降準要起到應有的效果,必須至少具備3個條件,其一是整個經濟體系缺貨幣;其二是整個經濟體系的貨幣流通順暢;其三是金融體系的利率傳遞機制良好。”財經評論人喬瑞慶分析, 反觀目前的經濟狀況,三者均不具備”……當前貨幣量不是緊缺而是過多,貨幣流動不暢通,利率傳遞機制不完善。
6月初人民日報還發表“貨幣供應充足不會再現錢荒”文章,黨報認為國務院加強定向降準力度,再加上當前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持續走低,顯示出貨幣供應充足,今年將難再現“錢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