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制造業PMI走強 中國經濟再現企穩跡象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7-01 瀏覽:3354次
今年6月,中國官方和匯豐制造業PMI數據雙雙走強,顯示出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正幫助經濟企穩。
6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0,為連續第四個月回升,創六個月最高水平;6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為50.7,PMI終值為六個月來首次重回50枯榮線上方。無論是官方制造業PMI,抑或匯豐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在回升,暗示國內外需求正回暖,制造業可能正在全面復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院張立群評論稱;“6月PMI數據持續改善,表明經濟已基本穩定。多種穩增長措施成效顯現。”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認為:“ 6月PMI回升反應經濟企穩,這主要靠政策“微刺激”和外需復蘇帶動。上游補充庫存跡象有所顯現,6月PPI環比可能結束負增長。”
中國經濟最近已經接連出現企穩跡象,顯示出穩增長措施開始發揮作用。工業增加值加速回升,社會零售銷售總額更是錄得五個月最佳表現。
今年以來,決策層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相對溫和的經濟刺激措施以推動穩增長,包括定向將準、加快財政支出、加大鐵路基建投資等。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繼續推動經濟由出口驅動型向內需拉動型轉變,高層也在進一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顯示中國正努力確保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就在上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強調,中國不會硬著陸,經濟會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有信心能夠達到今年經濟增長7.5%的目標,將繼續在必要時預調微調,對各種風險的應對都有所準備。
此前,中國一季度GDP增速跌至18個月最低,開年表現不佳的經濟數據也導致市場對今年全年GDP增速預期降至7.3%,為24年最疲弱水平。
然而,正如李克強先前指出的,中國經濟下行風險仍大。經濟隱患仍然存在。在官方制造業PMI分項指數中,6月進口指數連續7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企業對進口原材料的需求依然偏弱;從業人員指數也位于臨界點以下,特別是小型企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8.3%,繼續低于平均水平,結構性用工短缺現象依然存在。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陳興動對彭博新聞社表示:“從當前經濟發展狀況來看,很難確定中國經濟已經企穩,也不能說完全不存在問題。最大的風險點仍然在房地產行業。”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指出,房地產市場放緩制造了一定的下行風險,將繼續對下半年的經濟增長施壓。
部分業內人士對政府繼續刺激經濟增長抱有樂觀預期。彭博新聞社援引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觀點稱,盡管制造業重拾增長勢頭,且中國經濟企穩并接近政府設定的7.5%增長目標,但決策層仍有可能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彭文生也提醒道:大中小企業分化仍然嚴重,本輪經濟復蘇主要由大型企業帶動。小企業PMI低位繼續下滑,反映小企業經營狀況仍不佳,支持小企業的政策可能繼續出臺。
國家統計局將于7月16日公布二季度GDP、工業增加值、社會零售銷售總額及投資等宏觀經濟數據,屆時,中國經濟是否觸底回升將更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