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信息

您的位置:首頁--資訊廣場--財經信息

中國鐵礦石貿易定價模式新選擇:基差定價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7-25    瀏覽:3069次

中國鐵礦石現貨有了新的貿易定價模式:基差定價。(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7月23日,日照鋼鐵集團與永安資本、中信寰球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在山東日照簽訂了國內首單鐵礦石基差貿易合同。此次貿易合同以鐵礦石期貨1409合約作為基準價,并設置一定的升帖水標準,雙方約定的期限為一個月以內。 

基差定價是指買賣雙方簽訂購銷合同時,暫不確定固定價格,而是按指定交易所的期貨價格鎖定基差,由買方在裝運前選擇某一時點的期貨價格作為最終交易價格。基差貿易是國際大宗原材料市場領域比較普遍的貿易形式,國內在有色、大豆等行業已普遍運用,業內一般也稱之為“點價”。

鐵礦石國際貿易目前通用的是指數定價。而鋼廠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鐵礦石價格波動,因鐵礦石價格占成本的70%左右。

路透社援引永安期貨副總經理石春生的觀點稱:

基差定價相當于鋼廠、貿易商把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而期貨市場相對公允……這完善了黑色金屬產業鏈的定價模式,雖然取代不了現在普遍采用的一口價、月均價、指數定價等方法。

基差定價利用期貨市場價格來固定現貨交易價格,可以將價格波動風險從現貨市場轉移至期貨市場。按照國內有色金屬市場的通常做法,貿易商通常在期貨合約確定后,同時在期貨市場建立套期保值倉位,待轉售貨物時再將期貨平倉。

如此一來,現貨價格波動可能給貿易商造成的損失就可以實現對沖,而且,若基差向有利方向發展,貿易商的套保倉位還可能獲得一定盈利。

此外,商品的定價權由上游賣方一口定價轉給了下游買方,因此買賣雙方都擁有參與定價的自主權。大連商品交易所新聞稿指出,由于國際黑色金屬領域尚未有權威的期貨價格,因此,基于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價格的基差貿易有利于提高中國在該領域的定價能力。

考慮到國內鐵礦石期貨的參與面僅為國內企業,并用人民幣計價和交割。因此,即使基差定價模式成功運行,短期內也不大可能推廣到國際鐵礦石貿易中。

就國內當前市場來看,作為鋼鐵市場主力的國有企業短期內也不太可能選擇基差定價。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杜亞楠認為:

因為決策流程等問題,現在參與期貨市場的央企國企的比例并不高,...這個方法肯定是(讓鋼廠和貿易商)多了一個選擇,但目前看基差定價模式還不大可能成為主流。”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