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外債潮后遺癥初現:人民幣貶值重創企業利潤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華爾街見聞 時間:2014-09-01 瀏覽:3526次
受到海外市場利率低企的誘惑,不少中國企業紛紛大舉進軍海外資本市場,但因人民幣出現連續貶值,他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根據最近陸續出爐的半年報,多家企業因為匯兌損失導致利潤大降。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1.5%,4月30日人民幣觸及兩年來的最低點6.2676。
例如華爾街此前報道過的,鋼鐵、航空業受沖擊較大。
作為中國鋼鐵行業老大的寶鋼,,去年同期則為匯兌收益4.7億元。寶鋼上半年凈利同比下降14.82%至31.54億元;如剔除匯兌損失影響,公司上半年合并利潤總額47.4億元,同比上升0.3億元。
自2005年起,人民幣兌美元進入升值通道,寶鋼逐步以相對較低利率且匯率風險可控的美元融資替換人民幣融資。公司目前有息負債規模在550億元人民幣以下,其中美元負債比例已經超過70%。
民航方面,以南航為例,受匯兌損失拖累,南航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凈虧損,損失額達到10.2億元,上年同期則為實現凈利潤3億元。
南航稱,盡管航空客運收入增加,但匯兌損失導致公司上半年凈利潤下降58%。
2014年上半年,,而去年同期匯兌收益則高達41億元。
國內航空公司極易受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影響,一方面其大部分營業收入來自國內市場,但另一方面,燃油、購買飛機等大部分債務都以美元計價。過去十年,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長期從人民幣穩步升值中收益。
除了上述企業,房地產商也因人民幣貶值承受了較大壓力。因內地樓市降溫,行業風險暴露,開發商越發難以通過傳統的融資渠道獲得資金,走向海外資本市場成為越來越多開發商的選擇。
例如瑞安地產,上半年其以美元計價的債務達到205.8億元。年報數據顯示,雖然營業額顯著增長,但利潤卻下滑24%至7.97億元。
瑞安稱主要系上海項目入帳較少致毛利率較低,一般及行政開支上升,及因人民幣貶值造成的1.26億元匯兌虧損所致。
騰訊最近也提到,匯兌損失是二季度融資成本猛增至3.54億元的主要原因,去年同期騰訊獲得了1.4億元的融資收益。今年4月騰訊在美國發行了25億美元的債券。
野村證券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大陸企業尚未償還的海外債券總計1692億美元,較上一年增加60%,較2011年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銀行、房地產開發商和能源企業的債券最多。
目前,美國市場利率遠低于國內,其中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為2.35%,而中國則是4.2%。
分析師認為,目前還很難說人民幣是否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繼續升值。,從長期來看,投資者和分析師大都認為中國會允許人民幣重拾升值趨勢,但美元最近幾年穩步走強,這令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