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底之前 期指難拾升勢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09-19 瀏覽:3583次
經過周二的大跌后,大盤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了小幅反彈走勢。雖然量能有所萎縮,但仍保持在近期高位。盤面上,個股活躍。近期持續疲軟的銀行、保險等權重股周四一度大幅拉升。
中秋節以來,指數已經連續調整了一周多,尤其是周二的放量長陰對于市場的殺傷力極大。對于巨量長陰后的連續小陽線,是短線超跌后的反彈還是重拾升勢,市場分歧較大。筆者認為,目前A股期現貨指數調整仍未到位,國慶節前保持振蕩調整的概率較大,指數重拾升勢或需等國慶節后。
從技術上來看,中秋節以來指數連續調整, 期現貨指數和深成指已經回落至8月盤整區間的上軌,下方支撐力度較大。但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滬指僅是高位盤整,調整幅度較小。從上方壓力位來看,滬指在去年5月高點壓力區承壓,期現貨指數也在去年下半年高點壓力區承壓,上方壓力均較大。
從持倉角度來看,期指收盤總持倉在中秋節后持續走低,一度從節前的19.86萬手降至18.4萬手。持倉的大幅降低顯示,前期多單已經獲利止盈,對應的空頭也被迫止損,表明前期期指強勢上漲格局已經暫告一段落。
從市場資金面來看,周四開始新一輪的新股集中發行,尤其是下周有12只新股集中發行,將會對A股資金面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從今年歷次新股集中發行對市場的影響來看,除了7月23日和24日新股的集中發行沒有引起指數較大幅度調整外,另外幾次都引起了指數的短期較大幅度回調。從這個角度來看,期指下周的走勢或不容樂觀。
從基本面來看,已經公布的8月宏觀經濟數據延續了7月的下行趨勢,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非常不樂觀。雖然7月悲觀的宏觀經濟數據并未引起指數的大幅調整,僅是階段性高位盤整,但累積效應下,宏觀數據對于市場的利空影響將加大。
宏觀經濟數據對于市場的影響通常是雙刃劍,悲觀的宏觀經濟數據通常會引發市場對于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針對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央行確實也采取了一定的行動。一方面,據媒體報道,央行將在近期向中農工建交五大行每家實施1000億元的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期限三個月;另一方面,周四央行100億元14天正回購的中標利率僅為3.50%,而此前一直持平于3.70%,下降幅度超出市場預期。不僅中標利率下行,繼上周資金凈回籠后,本周公開市場又重返凈投放。不過和降息、降準相比,SLF操作期限較短,而且資金投向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明顯。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對于市場資金面的影響也是短期的。
從新一輪新股密集發行、國慶長假即將來臨等角度來看,無論是巨量的SLF操作還是正回購中標利率大幅下降,央行對于流動性的釋放僅是為了提前應對可能到來的資金面緊張狀況。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緩解IPO對于市場的利空沖擊。
綜上,當前A股期現貨指數調整仍未到位,不過基于央行對于短期流動性趨緊的提前預期和應對,進一步回調的空間并不大,指數在國慶節前弱勢盤整的概率較大。長期來看,7月底以來的強勢上漲已經大幅提升市場信心,打破了原來的熊市氛圍,期指回調不改變長線牛市格局。
<< 返回
中秋節以來,指數已經連續調整了一周多,尤其是周二的放量長陰對于市場的殺傷力極大。對于巨量長陰后的連續小陽線,是短線超跌后的反彈還是重拾升勢,市場分歧較大。筆者認為,目前A股期現貨指數調整仍未到位,國慶節前保持振蕩調整的概率較大,指數重拾升勢或需等國慶節后。
從技術上來看,中秋節以來指數連續調整, 期現貨指數和深成指已經回落至8月盤整區間的上軌,下方支撐力度較大。但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滬指僅是高位盤整,調整幅度較小。從上方壓力位來看,滬指在去年5月高點壓力區承壓,期現貨指數也在去年下半年高點壓力區承壓,上方壓力均較大。
從持倉角度來看,期指收盤總持倉在中秋節后持續走低,一度從節前的19.86萬手降至18.4萬手。持倉的大幅降低顯示,前期多單已經獲利止盈,對應的空頭也被迫止損,表明前期期指強勢上漲格局已經暫告一段落。
從市場資金面來看,周四開始新一輪的新股集中發行,尤其是下周有12只新股集中發行,將會對A股資金面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從今年歷次新股集中發行對市場的影響來看,除了7月23日和24日新股的集中發行沒有引起指數較大幅度調整外,另外幾次都引起了指數的短期較大幅度回調。從這個角度來看,期指下周的走勢或不容樂觀。
從基本面來看,已經公布的8月宏觀經濟數據延續了7月的下行趨勢,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非常不樂觀。雖然7月悲觀的宏觀經濟數據并未引起指數的大幅調整,僅是階段性高位盤整,但累積效應下,宏觀數據對于市場的利空影響將加大。
宏觀經濟數據對于市場的影響通常是雙刃劍,悲觀的宏觀經濟數據通常會引發市場對于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針對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央行確實也采取了一定的行動。一方面,據媒體報道,央行將在近期向中農工建交五大行每家實施1000億元的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期限三個月;另一方面,周四央行100億元14天正回購的中標利率僅為3.50%,而此前一直持平于3.70%,下降幅度超出市場預期。不僅中標利率下行,繼上周資金凈回籠后,本周公開市場又重返凈投放。不過和降息、降準相比,SLF操作期限較短,而且資金投向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明顯。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對于市場資金面的影響也是短期的。
從新一輪新股密集發行、國慶長假即將來臨等角度來看,無論是巨量的SLF操作還是正回購中標利率大幅下降,央行對于流動性的釋放僅是為了提前應對可能到來的資金面緊張狀況。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緩解IPO對于市場的利空沖擊。
綜上,當前A股期現貨指數調整仍未到位,不過基于央行對于短期流動性趨緊的提前預期和應對,進一步回調的空間并不大,指數在國慶節前弱勢盤整的概率較大。長期來看,7月底以來的強勢上漲已經大幅提升市場信心,打破了原來的熊市氛圍,期指回調不改變長線牛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