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呼喚更多期指產品
來源:鑫鼎盛期貨龍巖營業部轉自中財網 時間:2014-11-14 瀏覽:3504次
今年7月以來,A股市場呈現持續上漲的勢頭。指數從6月底的2165點漲到11月10日的2565點,而上證綜指更是從6月底的2048點漲到11月10日的2473點。在市場整體上漲的同時,股指期貨合約總持倉不降反升,其持倉從7月份時的約17萬手增加到現在的20萬手以上。此前市場中流傳的股指期貨對于現貨市場存在負面影響、導致股市下跌等說法已不攻自破。
股指期貨功能穩步發揮,但與股市漲跌無關。首先,股指期貨上市以來,市場功能穩步發揮。自2010年4月上市以來,我國股指期貨總體運行平穩、理性、規范,已成功嵌入資本市場,初步實現上市初衷。一是股指期貨的推出增強了股市穩定性,有效降低了股市波動;二是股指期貨提升了股市核心競爭力,有效助推了機構入市;三是股指期貨的推出凈化了股市投資文化,引入了新的投資理念。可以說,股指期貨已成為股市風險的“泄洪渠”、投資者的“逃生艙”,起到了服務資本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
其次,股指期貨的推出豐富了金融產品品種,促進了金融產品多元化。股指期貨推出后,金融機構開始利用股指期貨對沖系統風險,并開發絕對收益產品,豐富了產品結構。在市場下跌時,絕對收益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收益來源。例如,在今年上半年股市低迷的時候,使用股指期貨對沖的券商資管產品普遍實現了超額收益。
再次,股指期貨不會改變股市運行的固有規律,股市的漲跌反映了市場對宏觀經濟等綜合因素的預期,與股指期貨無關。本輪股市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市場對經濟“新常態”的認同和宏觀經濟的定向調控,市場重新樹立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市場呼吁推出更多股指期貨產品,以滿足多元化避險需求。盡快推出新的股指期貨產品不僅有助于滿足市場參與者的多方面需求,也有助于穩定市場。目前,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已經趨于多元化,投資的股票不僅局限在指數成分股,還包括成分股,更有創業板股票。與此同時,不同板塊股票的市場表現分化程度越來越大。2014年1月到11月10日,指數上漲10.11%,指數則上漲31.39%,數則只上漲16.13%。因此,投資者需要對沖的風險就不僅限于指數所標識的反映大盤藍籌股的系統風險,還需要對沖小盤股的風險,甚至需要對沖創業板的風險。推出更多股指期貨產品,投資者可以在市場大幅波動時利用各種股指期貨規避風險,而不必賣出已經持有的現貨,避免現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可見,盡快推出更多股指期貨產品,如指數期貨等,是完善A股避險機制和維護市場穩定的必然選擇。
應根據市場需求而非市場點位來推出股指期貨。推出新的股指期貨產品,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參考標準,而不應以股市點位或股市漲跌作為新品種推出的依據。股指期貨是管理風險的工具,不會影響股市的漲跌。以股市點位或漲跌來選擇是否推出新的股指期貨,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或風險,不利于市場發展。
一方面,準確預測股市點位或判斷市場漲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通過判斷市場漲跌來選擇推出股指期貨的時機,極有可能選擇到自己不愿看到的“時機”。如在股市點位已經漲至相對高位時上市股指期貨,極有可能導致股指期貨的推出和股市調整“巧遇”。而在股市處于相對低位時盡早推出新的股指期貨產品,可以規避“擇高上市”的風險,避免遭遇“股指期貨一推出、股市就調整”的尷尬。另一方面,盡早推出滿足市場套期保值需求的新的股指期貨產品,可以讓投資者盡早熟悉新品種,多一種“防身武器”。如果日后股市出現大幅波動,投資者就有更多套期保值的工具來管理風險,這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投資者,維護了市場穩定。
<< 返回
股指期貨功能穩步發揮,但與股市漲跌無關。首先,股指期貨上市以來,市場功能穩步發揮。自2010年4月上市以來,我國股指期貨總體運行平穩、理性、規范,已成功嵌入資本市場,初步實現上市初衷。一是股指期貨的推出增強了股市穩定性,有效降低了股市波動;二是股指期貨提升了股市核心競爭力,有效助推了機構入市;三是股指期貨的推出凈化了股市投資文化,引入了新的投資理念。可以說,股指期貨已成為股市風險的“泄洪渠”、投資者的“逃生艙”,起到了服務資本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
其次,股指期貨的推出豐富了金融產品品種,促進了金融產品多元化。股指期貨推出后,金融機構開始利用股指期貨對沖系統風險,并開發絕對收益產品,豐富了產品結構。在市場下跌時,絕對收益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收益來源。例如,在今年上半年股市低迷的時候,使用股指期貨對沖的券商資管產品普遍實現了超額收益。
再次,股指期貨不會改變股市運行的固有規律,股市的漲跌反映了市場對宏觀經濟等綜合因素的預期,與股指期貨無關。本輪股市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市場對經濟“新常態”的認同和宏觀經濟的定向調控,市場重新樹立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市場呼吁推出更多股指期貨產品,以滿足多元化避險需求。盡快推出新的股指期貨產品不僅有助于滿足市場參與者的多方面需求,也有助于穩定市場。目前,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已經趨于多元化,投資的股票不僅局限在指數成分股,還包括成分股,更有創業板股票。與此同時,不同板塊股票的市場表現分化程度越來越大。2014年1月到11月10日,指數上漲10.11%,指數則上漲31.39%,數則只上漲16.13%。因此,投資者需要對沖的風險就不僅限于指數所標識的反映大盤藍籌股的系統風險,還需要對沖小盤股的風險,甚至需要對沖創業板的風險。推出更多股指期貨產品,投資者可以在市場大幅波動時利用各種股指期貨規避風險,而不必賣出已經持有的現貨,避免現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可見,盡快推出更多股指期貨產品,如指數期貨等,是完善A股避險機制和維護市場穩定的必然選擇。
應根據市場需求而非市場點位來推出股指期貨。推出新的股指期貨產品,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參考標準,而不應以股市點位或股市漲跌作為新品種推出的依據。股指期貨是管理風險的工具,不會影響股市的漲跌。以股市點位或漲跌來選擇是否推出新的股指期貨,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或風險,不利于市場發展。
一方面,準確預測股市點位或判斷市場漲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通過判斷市場漲跌來選擇推出股指期貨的時機,極有可能選擇到自己不愿看到的“時機”。如在股市點位已經漲至相對高位時上市股指期貨,極有可能導致股指期貨的推出和股市調整“巧遇”。而在股市處于相對低位時盡早推出新的股指期貨產品,可以規避“擇高上市”的風險,避免遭遇“股指期貨一推出、股市就調整”的尷尬。另一方面,盡早推出滿足市場套期保值需求的新的股指期貨產品,可以讓投資者盡早熟悉新品種,多一種“防身武器”。如果日后股市出現大幅波動,投資者就有更多套期保值的工具來管理風險,這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投資者,維護了市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