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信息

您的位置:首頁--資訊廣場--期貨信息

大宗商品指數創13年新低 解析逆市中的投資機遇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08-05    瀏覽:4185次

       以原油和黃金為首的商品“奔潰潮”仍在蔓延,廣泛的大宗商品指數更是創下13年來低點。然而,投資哲學向來說的就是從逆勢中挖掘機遇,那么“大宗熊市”究竟還有什么投資機遇?強美元帶來的真的只有危機嗎?

  8月4日,布倫特原油跌破50美元/桶大關,創六月新低。此前,歐洲ICE期貨交易所的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下跌2.69美元,至49.52美元/桶,跌幅5.2%,創該期貨自7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也是自1月29日以來最低結算水平。盡管此前暴跌的黃金獲得微弱支撐,但easy-forex易信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市場對美聯儲9月加息仍抱有很高的期望,黃金走勢仍偏空。如果周五美國的非農表現良好,這將加劇黃金壓力。技術面上,上方壓力1097.50-1105,下方支撐1080-1073。”


 
  至于逆境中的機遇,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全球投資辦公室(CIO)策略師Kiran Ganesh指出了“大宗商品暴跌的五個思路”。其中,他建議在股票配置中加碼能源板塊,而非直接投資大宗商品。“過去三年以來,后者的復合年回報率為–10%。相比之下,材料和能源股票板塊的回報率分別為4%及2%。”

  對于黃金而言,世界黃金協會(WGC)近期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市場可能夸大了美元的走強、美聯儲加息預期等不利因素,高利率確實將增加投資者持有黃金的成本機會,但就歷史來看,只有當利率被推高至4%以上才會對黃金產生消極影響。目前看來,美國的利率在一定時間內將穩定在4%以下。此外,2015年第一季度的中國金飾需求比5年來年平均值高出27%,該季度也是協會有記錄以來,消費者對金飾與金條、金幣需求排名第四好的季度。”

  能源暴跌下的五大投資思路

  本周,廣泛的大宗商品指數自5月以來下跌12%,創下13年來低點;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數跌至199.81,刷新2003年12月2日以來新低,原油的跌幅更是“獨占鰲頭”,但瑞銀的五大積極觀點值得關注。

  首先,Kiran Ganesh認為,大宗商品遭遇拋售并不是增長疲軟的信號。“確切地說,下跌是源于美元走強和中國市場波動。同時,供應增加打擊了石油市場,加息預期則損及貴金屬。”

  在這一觀點的基礎上,他也認為,在投資組合中投資者應青睞股票而非大宗商品,后者表現出高波動性和低回報,持有它們需要付出“轉倉”成本。“相比而言,與大宗商品掛鉤的股票能產生現金流。股票的波動性稍高,但在這種情況下似乎能提供更好的回報。在股票配置中我們加碼能源板塊。”

  從大宗商品暴跌對匯率的影響而言,Kiran Ganesh認為要減碼澳元,相應做多其他貨幣。“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引發擔憂的一個國家是澳大利亞,由于鐵礦石價格暴跌,該國的貿易情況日漸惡化。這將促使澳央行采取更為寬松的政策。我們減碼澳元。”澳聯儲本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此前其也表示,澳元進一步下跌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

  不過,疲軟的大宗商品價格或許不會導致大多數央行改變其政策路徑。美國薪資水平日益增長,勞動力成本占通脹的60%,商品價格僅占10–15%。瑞銀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開始加息。

  值得注意的是,“大宗熊市”下,盡管油價下跌,但瑞銀也認為美國高收益信用債仍具吸引力。 在“美國高收益信用債市場中,能源行業占了14%,我們預計未來一年能源公司債違約率將達7–10%。然而, 違約率上升已反映在債券價格之中:CCC評級的能源公司債交易平均價格為60美元。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整體高收益指數7%的總到期收益率仍具有吸引力。我們維持加碼美國高收益信用債。”

  至于最后一大投資機遇,CIO表示看好歐元區和日本股票,看空英國和新興市場. “CIO持戰術加碼觀點的兩個股市是歐元區和日本,二者將從低油價中受益。歐元區石油有97%來自于進口,而日本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程度相似。同時,我們減碼英國和新興市場股票。能源和材料板塊合計占英國市場21%的比重,對該市場的整體盈利增長構成挑戰。許多新興市場是大宗商品的凈出口國,企業盈利預計將因此受到削弱。”

  還有一大對中國的利好是瑞銀沒有提到的。正是因為國際油價暴跌,中國國家發改委8月4日宣布,自8月5日0時起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汽油每噸下調220元,柴油每噸下調215元。油價迎四連跌,93號油回歸5元時代,加滿1箱也足足可省9元。

  強美元破壞性或被高估實金魅力不減

  除能源以外,黃金也是大宗商品中的受災成員,“美元走強、黃金便弱”的觀念也加劇了黃金跌勢。

  然而,WGC認為,強美元的殺傷力或被高估。盡管美聯儲在年內加息幾乎板上釘釘,高利率確實將增加投資者持有黃金的成本機會,“但根據我們過去對黃金價格和利率環境的綜合分析,黃金在利率上揚的環境當中表現也相當不錯,只有當利率被推高至4%以上才會對黃金產生消極影響。目前看來,美國的利率在一定時間內將穩定在4%以下。”

  此外,在“西金東移”的大趨勢下,金價下跌被視為“囤金”的好時機,中國和印度兩國的黃金需求也將繼續保持黃金的吸引力。

  “對于很多價格敏感型市場、例如中國、印度、土耳其等,消費者將金價的下降視為購金的好時機。盡管每個夏季都是黃金市場淡季,但是在這些價格敏感型市場的零售業,黃金消費卻見上揚。”WGC指出。

  從具體需求來看,中國與印度黃金需求占了全球總需求的42%,其中兩國消費需求占全球消費總需求的52%。WGC預計,2015年中印兩國的黃金消費量分別都將達到約900-1000噸,即兩國黃金總消費量或達約1800-2000噸。可見,全球“西金東移”的趨勢仍在持續。

  WGC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王新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印度的民間黃金需求更勝于中國,且更加穩定。“印度在傳統上偏愛黃金,視其為實際貨幣,加之印度盧比貶值,黃金消費十分可觀。不過,季風氣候對印度金需影響較大,由于天氣將影響農作物,一旦農業豐收,百姓手頭富裕便會購金。”

  從黃金供應方面,2015年對金礦產量的預期平平,而今后預期產量下降,這似乎長期利好金價。

  此外,中國當局已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勵黃金發展的政策,包括2002年金條、金幣需求合法化,以及2014年在上海自貿區建立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黃金板以開放中國黃金市場。中國在黃金定價權方面正在扮演愈發重大角色。

  此前,中國銀行成為首家參與倫敦金銀協會(LBMA)黃金價格定價的中國商業銀行,而倫敦洲際交易所(ICE)表示,預計中國建設銀行將加入LBMA黃金價格的定價。

  對此,王新告訴記者,“這一行動充分體現了東方在黃金市場的聲音正在加大,‘東金西移’的結果已實際反映在了定價權上。由于東方本身的實金需求就已經占了全球一半,因此將這一需求反映到定價機制里去是很重要的,相信未來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中資銀行也會陸續參與其中。”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