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信息

您的位置:首頁--資訊廣場--期貨信息

中國中期重組標的成累贅?收入驟降期貨業進入寒冬期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10-20    瀏覽:3943次

       10月19日,中國中期公告稱經過研究決定終止定增57.4億元收購國際期貨80.24%股權的重組方案。這意味著,中國中期主營業務轉型為以期貨為核心的戰略布局被擱置,主營業務依然為汽車服務和物流。

  公告顯示,由于重組預案涉及的期貨市場監管環境、方式與規則發生了較大變化,決定終止重組。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9月份以來隨著限制措施升級期指成交量的大幅萎縮,由于期指成效額一度占到期市的八成,直接導致期貨公司的手續費收入驟降,期貨業面臨巨額利潤流失,行業進入寒冬期。本次代價不菲的重組不僅未必帶來良好的盈利,反而可能成為中國中期的累贅,放棄收購也是無奈之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期貨公司高管表示,“不少期貨公司的手續費收入大部分源自股指期貨,預計公司手續費收入可能會減少50%,新湖期貨等公司或減少70%以上。”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中國中期,對方回應稱,“暫時不接受媒體采訪”

  終止重組中國中期轉型被擱置

  中國中期于去年12月停牌,并于今年六月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擬以18元/股向控股股東中期集團等7名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約3.2億股,收購其持有的國際期貨80.24%股權。中國中期的主營業務轉型為以期貨為核心的金融業務,并成為了A股首只真正意義的期貨股。

  事實上,由于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市場對于中國中期轉型早有預期。

  資料顯示,2012至2014年,公司業績連續三年下滑,分別為6851萬元、1840萬元和950萬元。而作為中國中期主營的汽車綜合服務業務及物流服務業務,2014年度,公司實現汽車服務業務收入約為773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85%,而同期汽車服務業務毛利率僅為4.78%,不足以彌補費用開支。

  但結果未能如其所愿,中國中期重組終止意味著業務轉型被擱置下來。

  10月19日,已經停牌了將近一年的中國中期發布公告稱,稱公司經過審慎研究,決定暫時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對于重組終止原因,中國中期公告中解釋稱,由于預案問題反饋期間正值2015年6月15日上證指數自5176.79點位開始的快速深幅調整期,現今已至3400至3100點位區間。而本次重組預案涉及的中國期貨市場,在股市快速下跌過程中,其做空機制也成為股市快速下跌因素之一。因此這期間證券期貨監管機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應對中國證券期貨市場的快速變化,致使本次重組預案涉及的期貨市場監管環境、方式與規則,也都發生了較大變化。

  分析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指出,“中國中期正是看中牛市背景下的標的資產國際期貨業務盈利能力比此前的主營業務要強很多,現在隨著期貨業進入寒冬期,雙方盈利能力完全反過來了,收購反倒是累贅,所以還是各干各的吧。”

  至此,中國中期的重組計劃正式宣告流產。這場歷經一年的重組成功的錯過了上半年的牛市和下半年的震蕩期,趕上了目前的回暖潮,中國中期還承諾至少在未來六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對于中國中期的業務而言,不僅未能如當初所言轉型為以期貨為核心的金融業務公司,并且就半年報來看,中國中期的主營汽車綜合服務業務及物流服務業務收入仍在下降當中。

  證券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中國中期汽車綜合服務業務在公司經營中所占比重較大,但由于銷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行業毛利總體下滑等原因,未面經營將面臨較大壓力。”

  期指成交驟減期貨公司急速失血

  值得注意的是,期貨業上市步伐今年以來大幅提速,期貨公司紛紛想成為A股首只期貨股,期貨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中國中期重組終止,國際期貨巧妙地避開了借殼重組的限定而曲線登陸A股計劃也成為泡影。”

  究其中國中期收購國際期貨失敗的原因,一位北京期貨公司高管也表示,“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問題,A股的牛市行情一度為期貨公司帶來創階段新高的保證金記錄和手續費收入,如今‘金飯碗’陡然失色,一些主要依靠股指期貨業務的期貨公司急速失血。”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今年6月以來,A股市場伴隨去杠桿過程出現大幅回調,為增強市場信心、穩定市場情緒,股指期貨市場在此后接連出臺限制交易措施,導致股指期貨成交量及過夜持倉量大幅萎縮。

  9月2日,中金所打出最嚴管控組合拳,措施包括單日開倉交易量不能超過10手、提高各個合約品種的保證金各10%、平今倉手續費由萬分之一點五劇增至萬分之二十三、加強股指期貨市場長期未交易賬戶管理。根據中金所的說法,此番措施主要是針對市場較重的投機氛圍,是為了最大限度抑制過度投機,經深入研究和論證后所發。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中金所9月成交量約293.38萬手,成交額約2.65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1.06%和18.78%,同比分別下降83.72%和79.86%,環比分別下降93.91%和94.85%。截至9月末,中金所持倉量為0.11百萬手,環比下降32.26%。

  不少期貨公司尤其是券商系公司的手續費收入80%來源于股指期貨成交手續費,這意味著期貨公司的營業收入將驟減,業內人士直呼期貨業已經進入寒冬。

  另外,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一些期貨公司借助期指發展起來的資管產品業務,也已經進入停滯階段。

  首創期貨北京某營業部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之前股指期貨成交額占到國內市場的80%,不少期貨公司的手續費收入大部分源自股指期貨,公司的手續費收入估計下降約50%;新湖期貨等公司或減少70%以上。”

  “沉淀了大量的商品期貨客戶和產業客戶的期貨,能夠茍延殘喘,繼續過冬,非常時期出臺非常政策可以接受,但若長期持續下去,期貨公司會吃不消。”該工作人員說。

  另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純期貨上市公司資源稀少,此次中國中期重組失敗,反映出期貨公司盈利單一問題,未來期貨公司在做深做精經紀業務的基礎上發展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及國際業務,是一種良性的發展趨勢,在期指交易受限,期貨行業再次進入寒冬之時,這種趨勢也為行業帶來一絲希望。”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