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價壓力沉重 熊途仍未結束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4-11-06 瀏覽:2978次
銅價自7月以來持續振蕩下行,本輪下跌由全球經濟減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以及美元升值推動,展望后市以上因素仍將起到主導作用,持續打壓銅價。但在銅價下跌過程中,伴隨著主要經濟體的政策調整,特別是國內可能出臺的刺激政策,銅價獲得短暫的階段性支撐。
全球經濟并未全面好轉,美元升值打壓銅價
三季度以來,美國經濟整體仍運行良好,房地產市場開始穩定,就業市場也繼續好轉。美國10月ISM制造業PMI大幅增至59,9月為56.6。同時,美國的房地產數據、就業數據均表現良好。但是,無論美國經濟能否延續向好態勢,都很難給市場釋放出樂觀的預期。因為如果美國經濟好,美聯儲就會提前加息,推動美元升值,引發全球資金回流,給發展中國家形成壓力,國際銅價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銅價也將受到壓制;如果美國經濟不好,自然對全球經濟和需求也是利空。
歐元區制造業PMI從8月的50.7降至50.3,創下14個月以來新低。為應對這種形勢,歐元區自9月初實行了首輪定向長期貸款計劃。10月2日歐洲央行在貨幣政策會議上又宣布了兩項購債計劃,購買計劃將持續兩年,10月20日歐洲央行開始購買抵押債券。歐央行再推寬松政策,這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但歐元區沒有推出類似于美國引導制造業回流的大規模實體經濟刺激措施,單以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效果并不樂觀。
中國最新的PMI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都延續了連續回落的態勢,但9月以來出臺了許多政策,還是給了市場一定的希望。繼9月中旬央行向五大行發放5000億元常備借貸便利工具,10月17日,數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獲央行通知,將通過常備借貸便利工具獲得流動性支持,每家規模約300億元人民幣,這表明了央行區間定向調控的意圖。此外,央行下調正回購利率,也引導市場融資成本下降。總的來看,中國政府對宏觀調控的節奏把握較好,經濟維持平穩態勢是大概率事件,但過去以投資和出口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再,這將抑制包括銅在內的基本金屬消費,利空銅價。
精煉銅供給速度小幅提升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精煉銅供給穩步增長。目前國內冶煉廠紛紛復產,并且新產能開始釋放,銅的產量顯著上升。國內銅產量連創新高,8月在多家冶煉廠檢修的情況下,達到68萬噸。從供需關系來看,銅市供應已逐步轉向過剩。
雖然美國房地產和制造業仍有較好的增長,但歐洲經濟受到烏克蘭事件,以及歐美對俄羅斯制裁的影響。整體來看,今年全球銅消費難以增長。
9月國內消費旺季不旺,甚至行業出現了少見的訂單環比下降的現象,這與前期國內經濟微刺激,訂單被提前消化有關。隨著消費進入淡季,市場的壓力將更為明顯。今年國內電網投資遠低于市場的預期,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內電網投資增速只有3.56%,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0.78%和國家電網今年計劃的13%。房地產行業也進入調整,前8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只有13.2%,低于去年同期的19.3%。房地產對電纜消費的影響一般會滯后三個季度,今年房地產銷售和新房開工在年初便開始下降,對電纜行業影響近期開始顯現。
銅礦加工費方面,近期國內加工費已經上漲至12個月以來高位,這預示著銅礦供給充裕。另外,銅精礦加工費的走高刺激國內銅冶煉商滿負荷生產,利空銅價,銅價下方仍有空間。